新疆裕民县恢复“原巴什拜大桥”原貌

06.11.2014  04:07

投资120万元,本月中旬完工

巴什拜大桥老照片(资料图片)

正在复原的巴什拜大桥(资料图片)

58岁的毛肯·库尔曼哈吉,听着轰隆隆的机器声,看着眼前的大桥一点点的恢复原貌,儿时记忆里的场景慢慢浮现在眼前……

11月5日,作为著名的哈萨克族爱国民主人士巴什拜·乔拉克的孙子,毛肯·库尔曼哈吉说,当他知道裕民县投资120万元恢复“原巴什拜大桥”原貌,非常高兴,他认为这是爱国主义。

裕民县外宣办负责人在电话中说,为了全力打造巴什拜精神传播地,今年,裕民县投资120万元,启动原巴什拜大桥改造工程,恢复木质巴什拜大桥原貌。该项目于8月25日施工,预计本月中旬建设完成。

根据裕民县史志记载,民国时期塔城和裕民之间的额敏河水流湍急,给过往行人、车辆带来不便。塔城地区第一任公署专员、爱国人士巴什拜于1941年个人出资5.5万元修建了一座全长87米、宽6米、载重量25 吨的木质大桥,1942年竣工。大桥的建成方便了来往的民众,被当地人尊称为巴什拜大桥。

负责此次施工的赵坤说,1976年国家投资48万元,对巴什拜大桥进行了重建,重建后的大桥为钢筋水泥结构,1978年竣工,因地处塔城市与裕民县交界处,被称为塔裕大桥。为了纪念巴什拜这位爱国民主人士,1983年恢复原名巴什拜大桥,大桥一直在2010年才停止使用。

而此次修建之后的大桥,将按照修旧如旧原则,目前大桥入水设施全部完成,正在进行桥面工作。赵坤表示,修建好的大桥96米长,9米宽,施工中所使用的木头都是上好的松樟木。

赵坤说,别小瞧了这些木头,它们大有来头,全部是从朝鲜进口,从东北转运过来。而且为了恢复原貌,他们专门从全县搜集到了当初大桥刚建成时的7张黑白照片,并查阅了相当多的文献资料,走访了一批裕民县老一辈人,这才开始施工。

作为塔城人,赵坤自小就从家里人嘴里得知巴什拜大桥的故事,能够亲自参与恢复“原巴什拜大桥”原貌,他觉得这很有意义。

赵坤说,巴什拜大桥在整个塔城地区都很有名气,很多人都知道巴什拜·乔拉克的事迹。

巴什拜·乔拉克,1889年出生于裕民县一个牧民家庭,生前曾担任新疆塔城地区行署第一任专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巴什拜向抗日前线捐赠500匹鞍具齐全的战马。在抗美援朝时期,巴什拜为国家捐赠了等同于一架战斗机的黄金与牛马羊。他投资修建了巴什拜大桥和塔城地区第一座火力发电站,捐资兴办了裕民县第一座民、汉小学,培育了我国地方稀有牲畜品种——巴什拜羊。

阅读延伸

后人们为巴什拜精神骄傲

毛肯·库尔曼哈吉家距离巴什拜大桥40公里,在他的记忆里,爷爷很少提起这座大桥的事情。

家里现在能够找到关于大桥记忆的,唯有两张黑白照片。

毛肯说,大概是1975年的时候,他还去桥上玩过,当时桥已经有些破旧,但是样子还很壮观。

在生活中,邻居们经常和他谈起爷爷的过去,对他爷爷做的很多事情都竖起大拇指。毛肯不好意思地说,爷爷现在依然令很多人尊重,他们也没少沾光。

毛肯说,小时候爷爷教导他们,要爱国,要维护民族团结,建设家园。

现在在新疆警察学院上学的木合塔尔·毛肯,是巴什拜的重孙子。虽然他对于曾祖父的印象只是来自照片,可是相片上那位慈祥的老人,令他肃然起敬。

木合塔尔说,桥原来挺旧,现在能够恢复原貌,对于培养年轻人爱国主义精神,都是特别好的物证。

同时,身为这位爱国人士的后人,木合塔尔也从别人口中听说过曾祖父的事迹。

在电话里,毛肯和木合塔尔都特别高兴巴什拜的事迹再度被人提起。这么多年,他们想起这位长辈,多数还是平常生活里点滴的小事,而不是那些比如捐了一架战斗机之类的颇有英雄气概的事件。(巩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