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平安:实行“投资性进口”让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亚心网讯(特派记者任江)中泰集团、利华棉业、吉瑞祥投资(集团)……如今,越来越多的新疆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利用国外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实施玉米、小麦、棉花等的种植、仓储、初加工项目,在为此欣喜的同时,住疆全国政协委员蒋平安也在为“走出去”企业更好地发展而呼吁——他建议国家对在境外投资生产的粮食、棉花、牧草等农产品回运新疆的企业,实行“投资性进口”,在进口关税配额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更好地支持企业的发展,让企业更好地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与新疆毗邻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等国都有广袤肥沃的耕地、草原,适宜的气候条件,农牧业资源丰富、条件优越、潜力巨大,而国家赋予了新疆对内对外开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鼓励新疆企业到境外从事能源资源开发、农林业合作,对所获产品在进口方面给予政策倾斜。”3月4日,蒋平安委员表示。
他建议,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与中亚、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开展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农产品合作,将部分产品返销新疆落地加工,并给予关税配额优惠待遇。“这既可以满足新疆市场粮食饲料需求和国内棉花需求,也可以输出我国的优势育种、种植、加工、仓储技术和服务,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农业合作,同时促进中国新疆与有关国家贸易平衡,扩大对外投资规模,满足新疆对绿色、有机等高端农产品的需求。”蒋平安委员认为。
蒋平安委员建议,要充分利用新疆企业“走出去”积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实现多方面互益共赢。特别是新疆,可实施轮作休耕还林还草,保护水土资源,同时,对轮作休耕、退牧还草的农牧民合理补偿安置,引导他们参与旅游业等服务业。
“实施这项工作,要做好政策设计,严格运行管理。应专门研究制定新疆投资性进口农产品管理办法,实行配额进口核准经营方式,做到定向、定量,总量平衡,稳定市场和产业。在核准此类项目时,要向有实力的企业倾斜,以企业境外土地经营量核定农产品生产量,据此安排进口配额,以维护正常运行秩序。”蒋平安委员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