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师七十七团野菇受青睐 群众深秋田间山野采摘野菇

22.10.2014  12:21

  天山网讯(通讯员徐守滨摄影报道) 10月20日,笔者看到七十七团已收获过的作物田间或山野里成群结队的人们争先恐后地在捡野蘑菇,随处可见采蘑菇人的身影,采菇者每每收获颇丰,既成了这里群众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又丰富了人们的野外生活情趣。

  进入深秋,昭苏地区雨水较多,地温较高,最高气温可达15-18度。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原因,致使今年深秋昭苏山区和田野里野生蘑菇疯长,引得众人采拾,乐此不疲。

  捡拾野菇的人们,有的约着驱私家车,有的骑摩托车,更有甚者不辞辛苦往返四五十公里路结伴骑自行车,笔者对他们这种精神着实佩服。这也正印证了昭苏野生蘑菇的魅力所在。采菇者有的一个地方就反复去上四五次,有的提着塑料桶,有的用各种袋子盛装,只要付出就有回报,大家每每满载而归。

  采菇人往往都很大气,发现哪个地方蘑菇比较多,就索性告诉亲友。有的一次就采拾好几桶子或几大袋子,有的拾得多了一时吃不了,就把它晒干,或用开水烫一下,放进冰箱冷冻起来,以便冬季慢慢食用,或送亲朋好友分享品尝。今年的蘑菇与往年不同,直着腰往往看不到蘑菇,要弯着腰仔细找,才能看见一个个凸起裂缝的小土包,里面藏着一个或一簇蘑菇,用比较长些的尖刀或小铲,仔细的将他们挖出来,所以大家都说是“挖蘑菇”。这是前不久大雪过后多日晴朗的天气,造成地表干硬,蘑菇不容易拱出地面的原因。

  昭苏野生秋菇肉质肥厚,味道鲜美,口感极佳,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颇受人们青睐。但值得注意的的是,有的蘑菇有毒,是不能食用的,采拾时要加小心。毒蘑菇一般形状怪异,菌盖上常粘些杂物或生长一些补丁状的斑块,菌柄上长有菌环,有的呈现着不同的色彩吸引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