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约克边防连结束不通长明电历史

25.12.2015  13:19

   新疆平安网讯 (通讯员 蒋娟娟)日前,苏约克边防连的战士们将一面“光明使者,军民一家。”的锦旗送到了乌恰县供电公司副经理赵敢峰的手中。至此,苏约克边防连结束了建连53年来不通长明电的历史。  

  笔者驱车从阿图什市区出发,行驶一百二十公里左右,在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一处荒无人烟的公路边,笔者看到了不远处新建的电塔,“电网专线”通过一根又一根的杆塔架到了苏约克边防连。   

  沿着公路,穿过托云乡政府街道,不久,有河流从土黄的山间流出,车子沿着河流边的石子路行驶,两岸的山峰早已披上厚厚的雪衣。  

  与笔者同行的国网乌恰县供电公司副经理赵敢峰说:“整个工程线路是18公里,从接电线的地方走过来50公里都不止,沿线地形为戈壁、山区,地质条件恶劣,施工非常难。而且山区气候多变,山上寒风刺骨,时不时来场大雪,天气对工程施工进度影响很大。”  

  一路颠簸,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苏约克边防连,打开车门,迎面扑来的寒风刺骨的冷。连队门口的墙上,写着“忠诚守边防,激情干事业”八个大字。连长魏广飞告诉记者,自从通了长明电,战士们高兴极了。  

  “说好的四点钟来电,结果四点都过了,电还是没来。连长和电力公司联系后才知道电力推迟一小时输送。五点电来了,战士们在门口放起了鞭炮。”战士聂尊宁开心地说。  

  炊事班长肖建康笑得合不拢嘴,有了长明电,冰箱就能储藏蔬菜,尤其是肉类,再也不用担心储藏问题了。魏广飞告诉记者:“以前白天只有6个小时的供电时间,夜间用电主要靠白天太阳能储存的电,完全是看老天爷的脸色用电。现在再也不用看老天脸色了,工作生活更有劲了。”    

  连队二楼的荣誉室里,挂着战士们骑马在深雪中巡边的照片,还有一张张奖状,从基层建设先进连队到双拥共建优秀单位,一代又一代边防官兵在没有长明电的艰苦条件中卫国戍边。  

  “以前靠柴油发电机发电,给官兵的战备执勤和训练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一想到要告别柴油发电机,心里格外激动。之前这个大家伙,一年要修一次,光修理费就要一万元,油耗和维修成本大,也不能长时间供电,遇到故障或阴天,供暖就不顺畅,战士们还会挨冻,而且通讯设备也会因为电力不稳损坏。现在电力稳定了,视频会议系统可以用了,能够迅速地跟上级沟通,为巩固边防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指导员甘微说。  

  据了解,由国网疆南供电公司总投资307万元的输电工程,分为10千伏部分和杆上配电,新建了10千伏单回线路18km,从10kv云岸线苏约克支线把电输送到苏约克边防连。2015年国网疆南供电公司投资1906万元,结束了克州2个边远边防连队柴油机发电的历史。“现代化的军队建设离不开电力的可靠供应,做好军队的供电保障是疆南电力公司始终坚持的要务,也是疆南电网弘扬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政治责任的具体展现。”疆南电网项目部负责人范增琴说。 

  



责任编辑:锁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