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吃10斤小龙虾患病进医院 肌肉酸痛

04.08.2015  13:21

 

  曾经一度销声匿迹的“小龙虾病”又来了。

  8月3日记者从南京鼓楼医院获悉,该院近日收治一对夫妻,疑因食用小龙虾,导致双双患有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据悉,这是今年南京出现的第一例“小龙虾病”,医学专业上称为“哈夫病”,病因至今未能找到。

  吃了小龙虾 夫妻俩肌肉酸痛

  7月29日晚上,24岁的唐小姐(化姓)一家六口家庭聚餐,本是一件开心事,却不料一大盘小龙虾下肚,唐小姐夫妻二人却住进了医院。

  据了解,当晚,一家人共吃了10多斤小龙虾,夫妻二人大概吃了10斤。次日早上醒来时,唐小姐感到颈部和背部酸痛难忍,以为是吹空调受凉或者落枕了,也没太在意,匆匆上班去了。而后,唐小姐酸痛症状更加明显,从颈背部蔓延到了小腿,全身只要有肌肉的地方都剧烈酸痛,连站都站不起来了。

  唐小姐立刻联系了老公接她去医院,路上一交流才得知,老公也有类似肌肉酸痛的症状,两人怀疑跟前一晚吃了小龙虾有关。

  肌酸酐酶最高超标20多倍

  到了鼓楼医院急诊科,唐小姐和老公描述了病情和前一晚食用小龙虾的情况,接诊医生立即怀疑是食用小龙虾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安排两人做血常规、尿常规和心电图检查,检查结果证实了医生的诊断。

  鼓楼医院急诊科专家告诉记者,夫妻俩病情都比较轻,还没有出现“酱油尿”等典型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现象。“唐小姐入院初检,肌酸酐酶指标为400多,入院后达到了5000多,经过治疗后,又降到了500多。正常该指标为200多个单位。”急诊科专家告诉记者。

  目前唐小姐仍然在鼓楼医院急诊科住院治疗,老公症状稍轻。

   对话病人:

  可能吃得太多了

  3日,现代快报记者赶到鼓楼医院,这对夫妻告诉记者,以前吃小龙虾,也没有出过这样的事情,可能这次吃得太多了。

  记者 :你们吃了多少小龙虾?

  唐小姐:一桌六个人,长辈亲戚没有吃多少,都在喝酒,每个人大概两三只。我和老公以及我妹妹,吃得很多,一共吃了十多斤小龙虾。我一个人吃了可能二十多只都不止。我妹妹晚上回家晕车,半路全都吐了,算是躲过一劫,我们没有躲过去。以前也吃过小龙虾,但是没有这一次吃得这么多。

  记者:小龙虾清洗得干净吗?

  唐小姐:小龙虾质量可以保证,都是自己家人弄的,也是自己家人烧的。小龙虾个头还大,挺饱满,也不脏,尾巴都是干净的,所以出这个事情也很奇怪。

  记者:一般吃小龙虾哪个部位?

  唐小姐:我和老公都吃小龙虾黄的,尾巴上的虾线也没有太专心地抽去。

  记者:这个病是什么感觉?

  唐小姐:吃完小龙虾当天晚上,一点事情没有。就是第二天,感觉先是后背疼,接着感觉每块肌肉都疼。现在好多了,但是还要住院,继续挂水。我老公症状轻,也好多了,不过指标暂时还没有完全降下来。

  这是个什么病

  “小龙虾病”严重起来真要命

  鼓楼医院专家告诉记者,凡是与运动能力相关的肌肉都属于横纹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因复杂,最常见的就是过量运动、肌肉挤压伤、因缺血、代谢紊乱、药物、感染等因素导致发病。

  而哈夫病是在食用鱼类产品24小时以内发生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上个世纪最先在欧洲出现。1924年在波罗的海的Haff海岸出现急性中毒性肌肉病的流行,其表现和我国患者吃小龙虾类似,当时多数病人迅速恢复正常,仅个别严重病人死亡。

  在2000年8月5日到11日之间,北京更早发现哈夫病。当时北京的不同地区连续出现近20位症状相近的病人,所有症状在患者停止吃小龙虾后1-3天逐渐缓解。

  2010年,南京曾经出现小龙虾事件,总共发现了23例病人,病人食用小龙虾后,发生了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有的病人尿液甚至成酱油色。后来经过国家疾控中心专家诊断,23人所患为“哈夫病”。

  南京小龙虾事件两年之后,也就是2012年,南京再次出现两例“小龙虾病”。不过,省疾控专家认为,这两例病例为“孤立事件”。记者从医院了解,当时一名男病人为44岁,吃了10只小龙虾,5小时之后发生了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食用的小龙虾来自南京一家农贸市场,患者是自己购买自己加工,红烧食用,其间饮用了白酒。其他同食的4人无异常。另外一名病人为女性,31岁,在朋友家吃了10只小龙虾,结果发生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食用的小龙虾是在南京地区河塘自己钓的,同餐还有4人,也未发病。

  鼓楼医院专家告诉记者,这样的病例临床零散能看到,不是太常见。

  南京曾出现小龙虾事件

  之后只是零散病例

  食用小龙虾为何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目前在科学研究上尚无明确定论。江苏省疾控中心专家说,2010年出现小龙虾事件后,曾一度进行调查研究,但是时至今日,没有一个定论。

  曾经有人推测认为,祸首可能是主要成分为草酸、柠檬酸和亚硫酸盐的“洗虾粉”,以及在小龙虾的养殖环节使用的相关药剂。也有专家推测认为,很可能是成批的小龙虾中一些死掉的虾,诱发了某种细菌毒素的大量产生,从而导致食用者感染、中毒。耐热性毒素中毒的可能性最大。不过,这也仅仅是推测,尚无证据证实。

  专家表示,2012年的南京两例病人中,入院后都没有进行抗生素治疗,但是却从血样和尿样中检测出同一类型的抗生素。研究人员表示,抗生素是否就是致病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省疾控中心:致病原因至今没找到

  提醒:头、腮、肠、黄 好都别吃

  江苏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小龙虾头、腮、肠,以及很多人最爱吃的虾黄,最好剔除,不要食用。一般说来,小龙虾的肠道等消化系统,往往容易聚集重金属,烹饪前应把虾线拉出来。头、腮虽然是重金属比较集中的地方,但一般不会食用。

  江苏省疾控中心专家说,在搞不清楚虾子干净与否的情况下,虾黄要少吃,最好不吃。因为从检测来看,虾肉很安全,一般没有什么重金属污染,但是有一些样本,虾子脑部重金属会有一点超标。虾黄位于头部,容易遭到污染。此外,专家特别提醒,小龙虾的头部和腮部是藏污纳垢的主要部位,建议不要食用。

  鼓楼医院专家告诉记者,小龙虾本身是没有毒性的,正常吃小龙虾一般不会致病。致病的原因有可能是小龙虾养殖、清洗或者烹制等其他环节出了问题,也有可能由于遭遇了污染等因素,携带了某种物质。如果在吃小龙虾后半天到一天内出现浑身肌肉酸痛僵硬、尿液呈酱油色等症状,千万引起重视,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

   监测

  小龙虾已纳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据悉,目前小龙虾已纳入江苏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根据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局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南京市是全国的小龙虾消费大市,其主要产品产自苏北、安徽等地,通过多种流通渠道进入南京。南京本地小龙虾养殖量相对不多,全市成规模养殖的单位主要有六合河王龙虾养殖合作社和浦口长青龙虾养殖合作社2家,其他均为零星的个体农户,2014年全市小龙虾主混养面积为3.2万亩(主要是混养套养面积),产量140多万公斤。监管部门委托国家轻工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南京站(工业大学),在玄武、秦淮、建邺、鼓楼、雨花台、江宁、浦口、高淳等8个区56个农贸市场,抽取了100个批次小龙虾,快速检测菊酯类农药残留(项目为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氰戊菊酯7项),全部合格。



责任编辑:俞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