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去极端化”新疆农民小品大赛

17.11.2014  10:02

聚焦“去极端化”新疆农民小品大赛

基层需要这样的文化力量

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能够对受众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吸引大家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共同奋斗。这是这些天在采写“去极端化”新疆农民小品大赛的过程中,常常冲击着记者神经末梢的一句话。本次“去极端化”新疆农民小品大赛的创作主题是围绕“鼓吹圣战殉教是违法犯罪”、“圣战殉教进天堂是弥天大谎”、“‘吉里巴甫服’是愚昧服、恐怖服”等主题进行的创作演出活动,但正因为小品这种群众多年来喜闻乐见的形式已经具备了吸引力,大赛才在农牧民中形成了头脑风暴以及出现了全民参与的好态势,甚至在很多地州“去极端化”新疆农民小品大赛已经成为了全城热动的一次狂欢。

为什么一次创作演出活动会在基层农牧民中有这样强烈的感召力,首先是基于“参与”这两字,而这两个字的背后是信任。这个信任里有对基层农牧民小品创作者艺术造诣的肯定,更有人人都是一分子,来共同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一共识在推动活动的不断深入和走向成功。“我觉得我们这些农民不再是单纯种田、养殖的一个群体了,而是一个有思想,有抱负,能拿起自己手中的文化武器站在反分裂第一线的钢铁战士,我们农民也是参与社会建设的一分子。”这是记者在采访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的一位演员时听到的一句话。

这种信任的力量是巨大的。于是,在博乐市小营盘镇就出现了很多基层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参与剧本的编写和创作,企业、个体、教师、农牧民艺人齐上阵,参与角色的竞争和小品的排练情景。在吐鲁番地区也就出现了农民艺人中对剧本有创作思路的提供思路,有舞台表演经验的都来试镜参与演出,一个县出产10余部小品作品的局面。“我们还准备将‘去极端化’新疆农民小品大赛打造成为吐鲁番地区的一个文化品牌,让地区的一些企业以冠名和赞助的形式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此次吐鲁番地区选送的优秀作品一旦在决赛现场取得好成绩,参与作品创作和演出的人员将会被纳入到本年度‘最美吐鲁番人’评选活动中,表现突出者还将入围2014年度吐鲁番地区十佳小品艺人活动的评选名单。”吐鲁番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迪力夏提·克依木说。因为参赛小品的创作者都是身边的普通农牧民,所以,在“他们在演什么、能演出什么”等疑问和好奇中,很多基层群众走进了剧场,坐在观众席上认真地观看演出。当看到自己的邻居、乡亲、朋友成为演员,在舞台上演出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桥段时,当看清“三股势力”伪善的嘴脸时,在观众席中就出现了偷偷抹泪和挽起衣袖义愤填膺的画面。

创作、演出、观看,“去极端化”新疆农民小品大赛俨然成为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爱好文艺表演和喜欢看演出的基层广大群众参与到这场“去极端化”战役中来,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共同的目标,建言献策。

这场全民参与创作和演出的经历,让什么是极端化、怎么去极端化这些问题真正根植在了各族群众的心中,让他们分清了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广大的农牧民群众,才能在居心叵测的诱导面前保持头脑清醒,才能在基层农牧民中形成一股文化力量,文化艺术深入人心的引导作用才能真正地发挥出来。(李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