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点】委员聚焦“停车难” 建议加强停车场建设

20.01.2016  12:09

  红山网讯(记者  石磊)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急剧上升,各种机动车辆日益增多,交通问题也日渐增多,在市区停车难就是其中之一。 

  截至2015年12月,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90万辆,且以年均10万辆的速度递增。参照国内外城市停车泊位与汽车保有量1:1.5的建设经验,我市目前最低需要有60万个车位,未来几年需求预计达到100万至120万个。 

        在市政协十二届六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张帆在提案中建议,“考虑建设地面立体停车库。该车库具备占地面积小、容量大、综合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的优势,在确保符合市政规划、市容管理、消防通道要求等前提下缓解停车难题。”张帆的提案引起了许多委员的共鸣。 

  市政协委员张爱平说:“乌鲁木齐城区停车场建设速度明显跟不上车辆的增长速度,存在着规模小、数量少、分布不合理、配套设施落后、管理不善及收费不规范,甚至存在着乱停、乱放现象等问题。” 

  “规划部门要将城市停车设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根据人流和车流情况,在城市各区域建立规格不等、数量适中、功能齐全的停车场,特别要加强人流和车流密集地区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大力兴建地下停车场和地面主体停车设施。”张爱平说。 

  市政协委员桑云说:“2000年以前,我市开发的小区基本上都没有建设停车场;2007年新建小区车位配置比例为5∶1,即每5家住户配备1个车位;到2009年,这一配建标准提高到了3∶1;目前配建比例为3∶2。这就意味着,以3.4户家庭拥有一辆车的平均数据计算,基本上2009年以前开发的小区车位都出现缺口。在这样的条件下,很多小区路边、人行道都成了停车位。” 

  小区内的停车设施建设,是解决个别小区门口因为小区内车位不够,导致在马路边乱停乱放行为的有力方法。“新建的居民小区必须规划和建立居民停车位和车库,将公共停车设施纳入居民小区的配套设施,对现有的居民小区要因地制宜修建停车设施。”张爱平说。 

  在道路建设规划之初就把临时停车位及其分布位置预留出来,张爱平说:“要充分考虑到临时停车位置及其分布设置的合理性,避免造成停车难和无序停车现象。”   

  解决停车难问题,只是靠政府来完成是不够的,运用市场手段,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张爱平说:“在城区停车场建设中政府可把重点放在科学规划和系统管理上,而建设和运营可以发挥社会力量,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停车场及公共设施,利用市场手段,集聚民资,兴建停车设施,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政府政策上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