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滴灌式”教育帮助特殊群体回归社会——吐鲁番地区“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工作推进会综述(下)
素有“瓜果之乡”、“丝路重镇”之称的吐鲁番,文化积淀深厚,曾经是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是世界上影响深远的中国文化等四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千百年来多种文明在这里汇集、多元文化在这里交融。
然而,由于受“三股势力”的影响,宗教极端思想曾经像“瘟疫”和“毒瘤”一样,在这里渗透,影响和妨碍着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一些妇女蒙面纱、青年人留大胡须、学生穿带有明显宗教色彩的“星月”服……
吐鲁番人热爱生活的天性,岂容宗教极端势力剥夺?为了扫除宗教极端思想的阴霾,让各族群众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吐鲁番地区坚持“打击的一手要硬,教育疏导的一手也要硬”。疏堵结合,逐一铲除宗教极端“毒瘤”,在经历了“僵持-突破-巩固-提高”四个阶段后,全地区摸排的特殊群体已绝大部分实现转化,一批又一批特殊群体告别极端,回归社会。
滴灌式教育,领导率先垂范
“理论宣讲工作不能只是‘练练嘴皮子’的‘假把式’。其最终的落脚点是要将宣讲成果转换,使群众思想观念得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吐鲁番市委副书记、市长艾合买提·吾甫尔说。吐鲁番地区采取“滴灌式教育,领导率先垂范”的方法,让全地区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勇担“去极端化”的政治责任,全盘考虑、齐抓共管,各部门职责明确、协调推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我精心准备了宣讲材料,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自身的优势,不论节假日,一有时间就深入乡(村)学校,走进农户家中深入浅出的宣讲,讲形势、讲发展、讲政策、讲法治、讲感情,帮助基层干部群众提高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能力和免疫力,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今年以来,我亲自开展专题讲座和夜校宣讲40多场次,直接听宣讲的干部群众有3000余人,因此受教育的群众有21000余人。”艾合买提·吾甫尔说道。
12月29日,记者来到托克逊县博斯坦乡设在琼排孜村的“去宗教极端化”再就业基地。明亮的织毯车间,身穿统一浅色工作服的维吾尔族妇女们,正在熟练地编织精美地毯,工作间隙不时地传出朗朗的笑声。谁能想到,就在几个月前,她们还受宗教极端思想的蛊惑,穿黑罩袍、蒙面纱……她们的现状是吐鲁番地区用精准“滴灌式”教育办法,逐步排除其思想“毒素”,回归正常生活的众多妇女的缩影。
这个织毯车间的技术负责人古丽阿依仙木·买买提在其母亲影响下,穿了多年黑罩袍,思想十分顽固,并且还“传染”给周围十几名妇女。吐鲁番地委书记张文全多次入户,耐心细致地反复做古丽阿依仙木的思想工作。终于使她不仅脱掉了黑罩袍,还发挥其会织地毯的技术特长,带动该村妇女学习织地毯,走上了共同致富的创业之路。
记者问古丽阿依仙木:“以后你会不会还穿黑罩袍?”古丽阿依仙木头摇得像拨浪鼓式的,一个劲地说:“我现在的日子过得这么好,我决不会再上宗教极端思想的当了。”
对症下药,帮助青少年和妇女远离宗教极端思想
吐鲁番地区为了使用好“五把钥匙”,使“去宗教极端化”工作取得切实实效,反复排查摸清了底数。全地区共组织了4次“篦梳式”的大排查,摸清特殊群体底数,并总结出这些人群的特点:文化程度低,年纪较轻,妇女居多,农村人口多。对此,他们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
青少年一代是宗教极端思想与我们争夺的目标。吐鲁番地区深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根本在人,关键在教育”。托克逊县博斯坦中学的“生命教育”,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培养学生感悟生命价值、绽放生命精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鄯善县鲁克沁镇的“木卡姆传统艺术”教育,利用特色文化教育为载体,促进特色文化生根,让学生了解我区的传统文化,用优秀文化去渗透、去占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记者从吐鲁番地区教育局获悉:2014年,吐鲁番地区控辍保学工作再上新台阶,共有11名学生未返校,其中长期病假6名,失联5名,实现了辍学零目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鄯善县鲁克沁镇推曼布依村的塔吉汗·吐尔逊在当地穿黑罩袍、蒙面纱的妇女人群中很有“人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宗教极端思想顽固者,被村里人戏称为穿黑罩袍、蒙面纱妇女中的“妇联主任”。镇党委工作组认定只有将其“完全拿下”,推曼布依村的穿黑罩袍、蒙面纱妇女的思想转化工作才能有突破、有进展。
镇党委工作组请来吐鲁番地委党校高级讲师和擅长做思想工作的领导,与本村妇联干部等多人开展“多帮一”入户走访。一次次不厌其烦地上门宣讲,塔吉汗受到感动,从开始的不给工作组开门,到后来的慢慢打开心扉。工作组也真心帮扶,针对其家庭经济条件差的现状,想尽办法、实打实地给予帮助,提高了她家的葡萄地产量和家庭总收入。这让她看到了希望,树立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她的思想转化后,还帮助工作组开展其他妇女的思想转化工作,该村妇女的思想有了新面貌、新气象。(本报记者 玛依古丽·艾 刘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