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媒与高校“联姻”新疆新闻人和学子广受益
天山网讯 9月9日,天山网与新疆艺术学院、新疆财经大学战略合作签约暨“一带一路青年文化艺术人才创业创新基地”揭牌仪式在乌鲁木齐市举行。
网络媒体与高校“联姻”,在新疆尚属首次。三家单位基于什么原因进行合作?对新疆的新闻事业能产生什么效应?高校又能从中获得哪些利益?记者采访了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天山网主管领导艾力提·沙力也夫,新疆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塔来提·吐尔地,新疆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帕拉提·阿布都卡迪尔。
艾力提·沙力也夫认为,当今,随着网络事业的快速发展,受众群体越来越分众化。这种形势要求媒体在内容建设上更加专业化,要适应各个分众群体的需求。天山网的创作团队受专业所限,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这就要从社会上寻求支持,新疆各高等院校正好是弥补这方面不足的社会资源。
艾力提·沙力也夫表示,天山网可以让新疆艺术学院的文化艺术人才,在网站的视频创作、栏目设置、美工等方面发挥作用,借助新疆财经大学师资、专家、专业、以及留学生等方面的优势,向国内、中亚以及欧洲推进传播。同时,社会的力量、专业的力量,对天山网自身形象的建设、更好地满足网民的需求、完成好中央和自治区赋予天山网对内、对外宣传的重任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塔来提·吐尔地表示,署战略合作协议后,双方将共同制定人才需求、培养计划,新疆艺术学院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课程。学院还将在新媒体、创编人才的培养,剧目、网络视频创作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尽快让青年人从中收益。目前,能很快见效的是,让天山网的记者、编辑等创作人员到学院旁听专家讲课。
塔来提·吐尔地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首当其冲要走出去。新疆艺术学院在与周边国家艺术院校合作的同时,与天山网这样的媒体平台合作,能很好地介绍学校的教学成果,同时双方进行合作、研究,能进一步向世界讲好中国人的故事。
帕拉提·阿布都卡迪尔介绍,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天山网将开展业务方面的一系列合作,特别是建立产学研实训基地,学校聘请天山网相关专业人才给予理论和实践指导,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天山网的节目、栏目制作。新疆财经大学的“双翻”专业特别适合“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需求,而天山网是多种语言的综合性网站,双方可以在汉语、维吾尔语、俄语、英语等人才的实习、培养方面加强交流。
帕拉提·阿布都卡迪尔表示,财经大学作为新疆唯一一所财经类院校,在中西亚经济研究、新疆的区域经济研究方面有一席之地。学校希望利用财经类专业的特长,参与天山网政经类栏目的制作,为自治区参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