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娘帕提古丽一针一线绣出幸福生活

26.05.2015  12:20

帕提古丽·吐尔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天山网讯(特约记者邓丽娟摄影报道)5月10日,走进库车县老城创业孵化基地,崭新的桌子、收纳柜、卷成圆筒的地毯摆放在商户门前,精巧的做工和独具匠心的设计让人眼前应接不暇。库车热西特绣花裁缝手工业加工厂就在这一排店铺中间,绿色招牌的右下角,店主帕提古丽•吐尔地的一张刺绣照片引人注目。

    在库车县,绣娘帕提古丽•吐尔地很有名气。并非源于在众多绣娘中,她的刺绣技艺是最好的。在花式上,除了常规的玫瑰花、牡丹花,她的刺绣作品还有丝绸之路上的佛教秘境——克孜尔千佛洞,代表丝绸之路节点的龟兹文化旅游资源——克孜尔尕哈烽燧,以及库车县风土人情。

    每天早晨8:00.帕提古丽•吐尔地会准时起床,此时,丈夫已做好了早餐。洗漱完毕后,丈夫会把早餐端到她面前,看着她吃完。在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几十年形成的默契:他心疼她幼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残疾,他娶了她,就甘愿充当她的“双腿”。他知道妻子是个要强的女人,他所表现出的关爱就像是哥哥对妹妹的照顾,用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默默守护她。

    9:00,帕提古丽•吐尔地坐在丈夫驾驶的代步车后座上,车子穿过县城的街巷,路上遇到熟人或者客户,她都会笑盈盈地打招呼。到了店里之后,她的第一件事是召集27个工人在一起开个晨会,给工人安排好一天的工作。然后,整整半天的时间,不用接待顾客的时候,她都坐在店里的小炕上制作绣品。

    在店里的长椅上,放着一副她刚完成的绣品,用相框裱起来。这幅95cm×120cm的作品上,红红的丝线绣着“同心共筑中国梦”七个大字。她说这幅作品是她献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礼物。像这样大的作品,她一般三个月能完成。

    帕提古丽•吐尔地的店里,从挂在墙上的一件成衣,到放在陈列柜里的抱枕,从整齐裱好的刺绣挂画,到点缀茶几的普通桌布……角角落落都离不开丝线的影子。

    “这些成衣从设计到剪裁,加工,都是我们自己完成的。成衣上的刺绣是我们纯手工一针一线绣上去的,比机器绣品看起来更舒服,更立体,也更精致。”帕提古丽•吐尔地拿起一件衣服,让记者感受刺绣部分的手感。

    要绣出这些美丽的风景,图案设计是最重要的。帕提古丽•吐尔地通过多方打听,联系到了上海一家设计公司,公司负责按照片设计十字绣图案,帕提古丽•吐尔地和她的员工们负责绣工。就这样,美丽的龟兹姑娘、生动的龟兹乐舞、石窟艺术等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她的十字绣上了。

    每天下午,帕提古丽•吐尔地都会抽出时间来研究刺绣花式。平均每个月,她要创新出5-6种新的花式。晚上10:00回家后,吃完晚饭,她会趁着夜里安静的时候把白天没完成的工作继续做下去。对于她而言,刺绣已经融入了她的生活。从12岁开始接触刺绣,她就被一针一线勾勒出的图案和艳丽的色彩深深吸引住。30年来,彩色的丝线就像是具有魔力的彩虹,总能坚定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有时候,遇到来店里找工作的年轻人,一听说这是一份可能会经常加班的工作,就打起了退堂鼓。她总会把创业的故事讲述给她们听。“我这个年纪都在努力,你们还年轻,要更加努力。

    “以前,就想靠这门手艺让自己有口饭吃。因为读书不多,眼界不宽,愿望就特别简单。后来生意渐渐做大了,就想开个大一点的店,给像我一样的残疾人提供一个工作的机会。”帕提古丽•吐尔地告诉记者。

    在2011年库车县民间手工艺品暨旅游纪念品制作大赛中,她绣的“克孜尔尕哈烽燧”、“龟兹姑娘”等作品以文饰细腻、流线华美成为抢手货,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订单也随之而来,她的月收入达到3万多元,赢得了大家的称赞。

    2014年,在库车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帕提古丽•吐尔地获得了自治区少数民族创业资金,创建了裁缝绣花部。她还注册热西特商标,招收很多残疾失业人员学艺,教她们刺绣和缝纫技术,解决了失业人员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说起未来的愿望,帕提古丽•吐尔地说:“希望能利用电商把生意做大,为了便于和汉族顾客更好的沟通,我正在学习汉语。但是今年已经42岁了,学习起来有点困难,进度比较慢。另外,我有技术,就想面向残疾人办一所技术学校,把我的刺绣技艺传给他们,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