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28.10.2015  15:03

  国庆期间,作为巴州经济发展排头兵的国家级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开发区换挡提速,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积极发展“3+1”产业,即纺织服装产业、石油天然气产业、农副产品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嵌入式发展模式,并以此为带动,推动了各项重点项目经济指标平稳快速发展。今年1-9月开发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5亿元,同比增长33.8%。

   “3+1”产业:绘强区蓝图

  10月10日,在巴州金富特种纱业有限公司102号生产车间里,生产经理牛文魁带领着数十名纺纱工在生产线上忙碌着,为顺利完成全年生产指标做着努力。“我们一个车间每天的单产是50吨,四个车间一天生产棉及混纺纱的产量将达400吨。”牛文魁说。这只是开发区大力发展纺织项目的一个缩影。

  今年23岁的徐凯莉是金富特种纱业的一名纺纱工人,毕业于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的她,在开发区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项目的带动下,一毕业就找到了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她说:“我一个月能挣到4700余元的工资,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还可以存一些积蓄,为未来的生活做一些规划。现在,每天紧张而忙碌的工作让我生活得既充实又踏实。

  在金富特种纱业像徐凯莉一样受益于产业发展而成功实现就业的还有一千余人,而在开发区数万人在重点项目的加快建设下实现了各自的人生梦想,走上了就业、创业的道路。

  据了解,自今年以来,开发区紧紧围绕“3+1”产业发展模式,各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其中:纺织服装城项目建设正在上演速度与激情,从今年4月至今短短5个月时间,利泰丝路7栋厂房已全部封顶,开始安装设备,于10月28日投产试车。富丽震纶1号车间土建工程已完成,第一批气流纺纱机一条生产线共25台气流纺纱机已开始安装,后续设备将按计划陆续进行,投入已达4亿元。

  在石油天然气产业中,美克化工与世界500强德国巴斯夫合作的煤基精细化工产业一体化项目已进入三期建设阶段,届时,将建成一个具备国际先进水平及投资规模超两百亿的、以热塑树脂和改性工程塑料等为主要产品的一体化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开发区现代服务业搭乘“互联网+”平台的“快车道”已迅速崛起,农副产品业与现代服务业紧密结合,全面实施线上线下的电子商务运营战略。今年7月,开发区电子商务产业园被确认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重点项目:拉动经济腾飞“引擎

  如何让签下来的项目尽快投产,形成效益,对主考官——投资商来说,开发区管委会的举止承兑,直接影响着赶考者的印象分。为此,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为使项目尽快落地,开发区实行“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个领导、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报批报建等各种问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督促项目单位倒排工期,全力推进。通过全程指导、加速审批,有效解决瓶颈问题。实施重大项目专人负责、专班跟进、定向服务的新模式,建立从洽谈到签约、投产、经营等全过程“保姆”式服务机制,为项目提供全方位跟踪服务,帮助项目单位办理土地审批等各种手续,确保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

  今年8月,开发区一大批重点项目破土动工,其中:投资3亿元的龙之源药厂改扩项目;投资1.26亿元的泽源新材料年产2万吨无纺土工布、聚酯纺粘土土工新材料建设项目;投资6500万元的新生代天然气回收设备及天然气节能发电机生产线项目;投资4310万元的长旺塑业年产7200万米无纺布环保包装袋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百合投资有限公司百合商务酒店项目;投资2500万元的金晟纺织器材有限公司年产10000万只筒纱管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数码印花展示中心项目;投资1860万元的开发区体育活动中心项目以及南疆快递产业园项目,深能库尔勒2×350MW热电联产项目和总投资670亿元的库尔勒纺织服装城项目,成为了拉动开发区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截至9月底,已入驻各类纺织服装企业18家,年底投产运营规模可达300万锭。目前,开发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5亿元,同比增长三成。

  与此同时,2015年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推动转型升级,促进一批优势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开发区管委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并设立了开发区科达股权投资基金,对前期纳入的重点项目进行了认真筛选,确定了股权投资基金入股库尔勒润泽恒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业梨城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项目。该项目作为南疆首只股权投资基金项目,将大力扶持开发区商贸物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发挥自治区商贸物流企业股权投资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发展环境:创优服务助推绿色崛起

  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创业创新搭建平台,开发区全面启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并在巴州人才大厦内组建成立了开发区人才科技孵化管理中心。

  “中心成立两个多月来,通过我们优质的服务,已有13家公司和企业入驻巴州人才大厦,加入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队伍当中。这些创业者的创业项目种类也很丰富,有从事软件服务类的,有电子商务的,还有一些科技类的。其中有像‘木偶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样新创业的客户群体,也有像德国卓朗纺机这样的有一定规模和前景的客户群体。”开发区人才科技孵化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健说。

  记者了解到,人才科技孵化管理中心是为中小企业和创业者们量身打造的孵化器,这里设有苗圃区、加速器区、综合服务区。苗圃区专为没有资金但有创业梦想的创业者们打造的,创业者拎包即可入驻,他们将为创业者提供电脑、办公桌、公用打印机等基本办公设备,只要创业者提供可行的创业计划书,即可免费注册公司。

  而加速器区主要助力有创业意愿的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企业将享受低廉的房租,前提是必须符合开发区产业政策和国家节能减排标准。根据企业的需要,在综合服务区还配套了相应的科技、银行、证券、财务顾问、融资担保、专利注册等中介服务机构,社保业务、人力资源服务大厅均已设立,在综合服务区可实现一站式办理。

  在开发区人才科技孵化管理中心公共区域,记者看到,内地一些诸如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已经被借鉴,业余时间企业家们可以互动交流,也可以办会展推荐企业文化,这里不仅仅是商业办公区更是一个生态文化圈。

  据张健介绍,开发区将重点支持科研机构、电子商务及服务企业、软件开发、企业信息化、工业信息化等“互联网+”产业、各类基金公司、医疗健康服务企业、科技服务企业、文化传媒、动漫、时尚创意等现代服务企业,以推进技术创新和企业成长为目标,以企业科技服务需求为导向,将建立研究开发、技术指导、工艺试验、检验检测等集约化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在房租、税收、政策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吸引有潜力与实力的企业进驻,最终目标建设成为新疆乃至国家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点园区,把人才大厦打造成人才科技孵化中心、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不仅仅体现在优质的服务上,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开发区也是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政府与民营资本合作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库尔勒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针对库尔勒纺织服装城供排水基础设施及相关环保设施配套不完善的现状,为避免严重制约开发区的发展和建设,加快开发区水务、环保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保护好区域生态环境,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决定采用BOT方式投资、建设、运营库尔勒纺织服装城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

  “库尔勒纺织服装城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PPP项目,是开发区首个引用民营资本与云南水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投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该工程自2014年开工建设,工期为两年,预计今年年底将投入使用。这也是开发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创优服务的一次大胆尝试。”新疆科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部长春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