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冰剑”刻不容缓 经开区(头屯河区)各社区集中吹响除“瘤”号角
经开区(头屯河区)网讯(记者 肖琳 冯建鹏)一场暴雪过后,因昼夜温差大、水汽凝结,经开区(头屯河区)街道院落、楼顶桥下,形成了悬挂的“冰溜子”。这一条条悬在头顶的冰锥,在温度较高的日间会渐融,甚至有些自行坠落,成为威胁行人安全的隐患。12月22日,经开区(头屯河区)不少社区吹响除冰号角,为辖区居民排除隐患。 值此多雪的冷暖交替时节,冰溜子真成了城市的“瘤子”,必须及时切除,因为一旦形成“恶瘤”,就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人的生命。有数据记载,1公斤重的冰溜子从10米高空落下后砸向地面,它与地面的作用时间约为0.1秒,相当于14公斤的重物砸向地面的作用力。也就是说,冰溜子的重量增加14倍。想一想,14公斤的尖利物体突然砸下来,会是件多么可怕的事。 当日,记者来到原轻机厂小区看到,单元楼顶上悬挂着大小不一的”冰溜子”,长的约有1米,短的也近半米,不时有融水从“冰溜子”上滴落,一些冰锥有坠落的危险。在原轻机厂小区院内的老年活动室屋檐顶上也悬挂着一排大小不一的冰锥。桥东社区的3名工作人员正在用用1.5米长的铁棒和可以伸缩至2米多长的钢叉清除冰锥。 只见工作人员刘春晓拿起铁棒敲打屋檐上的冰锥,但发现再用力也只能够到冰锥的尖部。只待同事帮他搬来了活动室废弃的桌子,刘春晓站在上面才将这排冰锥清除掉了一半。社区工作人员胡术也没闲着,他手持钢叉敲击连续敲击,“哐哐”几声后剩余的冰锥应声落下。 看到社区工作人员清理了冰锥,居民王翠说,冰锥没有了,自己心里也踏实了。 桥东社区主任毛军表示,此次清“冰溜子”行动,桥东社区工作人员共计清理辖区包括四个居民区、社区办公楼在内的近50处冰锥区域。除了清理辖区冰锥,桥东社区还出动巡逻车接送出行不方便的老人等以多种措施保证辖区居民安全出行。 随后记者走访发现,经开区(头屯河区)不少社区都随时关注冰溜子变化,确保冰溜子“露头就打”。对易出现冰溜子的区域,工作人员通过设立围挡、警戒线、提示牌等方式,提醒行人避让、司机择地泊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