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六师红旗农场:民族团结之花芳香四溢
4月6日上午,六师红旗农场三场槽子牧民子女安置学校的教室内,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春日的校园就像课文里描述的一样,蓝蓝的天、嫩嫩的草,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哈萨克族同学们的小脸上。这个修建于2010年的牧民子女安置学校,如今已成为200多名哈萨克族孩子就近学习的乐园。红旗农场生活着1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4.5%,其中哈萨克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0.2%。多年来,该场党委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着力点,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为改善牧民出门难、喝水难、用不上电的状况,2010年,红旗农场投资1.6亿元建设了三场槽子、三台南戈壁两个水电路配套、公共服务健全的牧民定居点和500套基础设施完善的富民安居房。
“安居房漂亮、干净,有电和自来水,冬天也暖和。房前的小院子可以种菜,屋后还配建了棚圈。”三场槽子哈萨克族牧民卡汗高兴地说。
让卡汗高兴的不光是这房子住得舒服,红旗农场为了让牧民“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开通了客运班车,使牧民过上了现代文明生活;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教授现代农业技术,指导少数民族群众开办牧家乐,组织青壮年到五家渠市和临近的准东五彩湾工业园区务工,引导牧民多元增收。
“刚定居的时候,我对种地一窍不通,老想着回山上放羊,现在不想了。”如今的卡汗是田间地头的一把好手,种出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质优量多,他每年收入都在7万元以上。
2012年,红旗农场在兵团、师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在三场槽子牧民定居点建设了一座民族手工艺孵化园。孵化园集培训、生产、销售为一体,总占地面积1372.89平方米。红旗农场成立了毡毯、刺绣协会,结合市场拓宽刺绣销路。
2014年,民族手工艺孵化园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5年,孵化园实现产值300万元,带动了120名哈萨克族妇女创业,来这儿学习技术的少数民族妇女人均年增收2.7万元。现在,红旗农场牧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1.35万元。
与此同时,红旗农场还投资6000多万元,建设了3所双语幼儿园、一所双语小学和一所九年一贯制双语学校,哈萨克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民族团结之花“墙内”开花,“墙外”也同样芳香扑鼻。红旗农场积极推进兵地共建,主动与周边地方村镇少数民族群众结对子,接纳地方学生来农场学校读书,组织医疗队到地方农牧区巡回义诊,派技术人员到地方协助推广滴灌技术,派畜牧兽医人员帮助地方开展牲畜疫病防治,与所在的吉木萨尔县定期举办兵地融合发展座谈会、民族团结联谊会、维稳演练,不断增进兵地各民族团结,共同维护区域社会稳定。
今年年初,吉木萨尔县哈萨克族妇女巴哈亚在红旗农场的民族手工艺孵化园参加了一个月的培训,现在可以自己在家接订单了。“我现在刺绣一天就能挣200多元。”巴哈亚说。如今,有近200名周边乡镇的哈萨克族妇女和巴哈亚一样,通过红旗农场的培训走上了刺绣这条致富路。
2015年6月,吉木萨尔县域遭遇50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红旗农场主动承担了泄洪任务,兵地联手,历时两个多月,全力以赴抗洪救灾,确保了地方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红旗农场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兵团民族团结先进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这与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与兵地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共同守护着民族团结这道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