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勒县红枣协会成立 搭建产业发展桥梁 打造富民增收产业

17.02.2016  22:22

  2月14日,策勒县红枣协会正式揭牌成立,这标志着策勒县在做大做强红枣产业,实现特色林果产业突破发展又向前迈进一步。

  策勒县自古以来就盛产红枣。策勒红枣具有果色浓、味道甘美、皮薄肉厚核小、营养丰富、绿色有机等特点,享有“沙漠珍珠”的美誉。

  作为全县绿色发展重头戏,“十三五”期间,策勒县将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突出打好绿色、生态、有机牌,着力将红枣产业打造成农民脱贫和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策勒县以实施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绿色生态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为契机,引进推广新品种,加快建设红枣精品园,积极扶持红枣产业龙头企业,大力研制开发红枣新品牌,切实提高红枣产业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特别是自2013年举办红枣推介会以来,全县红枣知名度进一步提高,2013年策勒红枣获得农业部地理产品标志,有力推动了全县红枣生产、加工和销售。

  截至2015年底,全县红枣基地栽培面积达到14.5万亩,盛果期结果面积达12.5万亩,现平均亩产450公斤,年优质果达50000吨,直接销售收入平均每亩达5000元以上,红枣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策勒县红枣产业不断壮大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种植管理粗放、红枣提质增效需求迫切、红枣产品精深加工不足等产业发展问题。

  策勒县委副书记、县长肖开提•亚生介绍说,目前策勒县已将红枣等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定作立县产业,并全面开展红枣标准化生产,提高红枣的产量和品质,提升策勒县红枣产品的知名度。力争“十三五”末红枣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红枣50000吨以上,为红枣后续加工产业提供充足的原料资源。

  肖开提•亚生表示,成立红枣协会是策勒县破解当前红枣产业发展瓶颈的重要措施。今后,将依托红枣协会这一载体,进一步整合全县红枣产业优势资源,举全县之力,走出一条具有策勒特色的“协会+基地+农户”的路子。并利用天津对口援疆的优势资源,依托电商平台,加强与疆内外红枣企业、协会、商会的交流合作,在引进红枣精深加工技术、加工企业、拓宽销路等方面实现突破,最终实现协会创收、农民增收、策勒经济发展的“三赢”。 

  新当选的策勒县红枣协会第一届会长、策勒县沙漠枣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鹏告诉记者,新成立的红枣协会将发挥联结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并从产前技术培训、产中田间管理、产后品牌创建与销售渠道建设等方面给予策勒枣农优质的服务和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