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回报,让等待之路不再漫长——来自器官移植患者的呼唤

11.04.2015  14:07

   新疆日报网讯         2015年1月底,等待6年之后,26岁的湖南女孩李丽(化名)终于移植了来自姚贝娜的部分角膜,可以再次看清这个世界。而此前,因为患有先天性角膜皮样瘤影响了视力和外观。

  相比李丽,30多岁的湖北农民工小邓却没有这么幸运。小邓的左眼被啤酒瓶碎屑划伤,苦等一年多也没有等到合适的角膜。为了避免更大范围的感染,小邓摘除了左眼装上义眼,因为这个原因,他找工作也受到很大影响。

  湖北、上海、辽宁等地多位接受或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告诉记者,等待生命礼物道路实在太漫长,希望也很渺茫,如果他们有机会等到被捐献的器官,他们也一定会以同样的举动回报社会。

  袁守汉——“我还这么年轻,要让人生有价值

  去年8月,38岁的湖北人袁守汉被确诊为脑肿瘤,在武汉做完手术后3个月就复发,并导致双目几乎失明。今年1月初,他来到上海希望能够为自己寻求一线生机,但因为手术难度太大,医生迟迟没有通知他准备手术的时间。

  在等待手术前,袁守汉就表达了器官捐献的意愿。他告诉记者,以前死守着传统观念,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无论生还是死,都要完整。“现在想想我还这么年轻,除了脑子,其他地方都好好的,白白浪费太可惜了。”袁守汉说。

  1月中旬,医院采取全新手术方式,不开颅从袁守汉的鼻子里进去微创切除了肿瘤和瘢痕。手术成功后,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袁守汉正式签署了一份器官捐献的志愿书,承诺无论自己以后遇到何种情况导致生命无法延续,都会无偿捐献自己的器官。

  袁守汉坦言,最初自己签订捐献书确实是因为对病情悲观失望,打算彻底放弃的无奈之举。“住院期间,我从电视、互联网里了解到器官捐献,也大概知道是咋回事,这次我签捐献书,是真的下定了决心,人要回报社会,人生才有价值,我感觉自己的决定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