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

29.06.2015  13:37

  编者按: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身,是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引领社会主流价值的鲜明旗帜。4月30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启动了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在各地州市和有关部门积极推荐的基础上,自治区推荐评选活动组委会从120余名候选人中,确定周丽娜、肉孜麦麦提·巴克、木拉提·西日甫江、刘勇、沙吾尔·芒力克等10人作为新疆推荐的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6月24日,主办单位在中央新闻媒体(网站)刊登、展播了本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在全国进行公示。新疆推荐的10名候选人全部入围。从6月27日起,亚心网对新疆10名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进行连续刊发。

   汪正英:拾荒十二载只为还债

  今年72岁的退休老人汪正英坚守良心和诚信,12年如一日,拾荒还债50万元。

  汪正英1993年从阿克苏公路管理局退休后,琢磨着做些事情。1998年,他开始承包起建桥建路工程。2002年,汪正英在送货途中发生意外致骨折,公司也由于工程欠款越来越多,最终被拖垮,并欠下50万元的债务。

  面对众多债务人的质问,汪正英承诺:“不管到什么时候,只要我在,钱就会还给大家,人不能没有良心。”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承诺,汪正英开始了自己漫长的还款之路。

  汪正英每个月有3000元的退休金,即便一年不吃不喝,也只有3.6万元,仅靠退休金来还债是远远不够的。而以他的年龄,去打工肯定没人愿意用,最终汪正英想到了一个办法:捡破烂。

  汪正英说,他每个月靠捡破烂能挣1000多元,除去300元生活费,一有点钱或到了月底发退休金的时候,他就主动联系债务还钱。

  12年间,汪正英偿还了所有工人的欠款,只剩下一位康老板的钱没有还,还是因时间太久失去了联系。

  2014年12月31日,汪正英来到阿克苏日报,想刊登一则寻找债主的寻人启事。2015年1月5日,阿克苏日报刊登了《诚信老人十二年拾荒还债》的报道。1月23日,在多家媒体的帮助下,汪正英终于见到了康老板。

  康老板如今在温宿县经营一家瓷砖厂,生意蒸蒸日上。当汪正英执意要将8000元钱归还给他时,康老板说:“希望老汪留下钱用来养老,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随后,汪正英联系到阿克苏市委宣传部外宣办,将这8000元捐给了阿克苏市第八中学1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对于这些年的坚持,汪正英认为这只是在履行自己做人的原则,他说:“穷不能赖,富不能坏,做人不能没有良心,要讲信用。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