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舞为媒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第五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启示之二

09.09.2017  04:18

    新疆日报讯(记者姚刚报道)7月20日至8月5日,在这17天里,第五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20多个中外艺术团,为四海宾客和我区各族人民倾情奉献了60余场精彩演出,令观众回味无穷难以忘怀。这一届舞蹈节不仅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搭建了一个文化艺术的交流平台,也让新疆各族群众大饱眼福提升了艺术品位。

  微笑是最好的语言

  7月20日中午,波兰凯尔采舞剧院演员们准备乘车前往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剧团排练,刚刚走出电梯的演员们,迎面看到的是早已在一楼大厅等候的志愿者的微笑。

  郭璇璇是为波兰凯尔采舞剧院服务的一名志愿者,她一边招呼大家上车一边对演员提出的疑问用英语进行简单回答。郭璇璇第一次参加这种国际性盛会,作为一名志愿者,她能为演出的院团服务很高兴。“当语言交流有障碍时,微笑成了最好的注解,发自内心的微笑是对演出人员最好的欢迎。”郭璇璇自信地说。

  波兰凯尔采舞剧院已经是第四次来中国演出,但到新疆还是第一次。“7月18日我们就到新疆了,就是想多走走多看看,多了解这个美丽的地方。”波兰凯尔采舞剧院负责人潘塔克·伊丽莎白·多萝塔说。新疆国际大巴扎、自治区博物馆都留下了波兰凯尔采舞剧院演员们的身影。

  “宾馆服务员、大巴扎商户对我们都很热情、很友好,尤其是志愿者为我们做了很多事,他们的微笑让我们感到宾至如归。”潘塔克·伊丽莎白·多萝塔说。

  辽宁芭蕾舞团是第二次参加舞蹈节,团长曲滋娇也是第二次来新疆:“乌鲁木齐变得越来越漂亮了,新疆人还是那样好客,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好作品永远在路上

  7月21日,经过再创作复排的经典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在舞蹈节上一亮相,就收获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导演伊斯拉木江·瓦利斯介绍,为了更加贴近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该剧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二度创作,充分吸纳了现代流行音乐的表现技巧和手法,使之民族特色更加凸显,时代感更加强烈。创新的同时,剧目保留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等脍炙人口的插曲,兼顾了时代感与怀旧情怀。

  舞剧《朱鹮》已经演出170多场了,上海歌舞团副团长舞剧《朱鹮》执行导演王菁认为,每次演出都是对这部剧的再检验再打磨和再提升,每场演出演员们都认真对待充分准备,力求尽善尽美。

  舞剧《朱鹮》演出当天,上海歌舞团的演员们早早就来到场地进行排练。主演朱洁静说:“适应舞台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用心跟舞台讲话,以适应舞台的气场。我们团长告诉我们,对待艺术、对待舞台要有敬畏之心。我两年时间演出这么多场,虽然音乐早烂熟于心,动作也长在身体里了,但我仍不断提醒自己要始终怀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辽宁芭蕾舞团团长曲滋娇告诉记者,来新疆演出之前他们对《八女投江》这部剧的灯光进行了调整。

  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副团长杨奕认为,舞台上的任何一部剧都不是这部剧的“终点”,好的作品就是在演出中不断打磨不断改进和不断完善的。

  以舞交友增进文化互鉴

  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艺术院团带来的舞蹈,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异域风情,部落婚礼上的利瓦舞、迎接春天到来的班格拉舞、矫健彪悍的男子足尖舞……在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这个大舞台上,来自各国的艺术家们以舞蹈为媒,向观众讲述着自己国家和人民的故事。

  7月21日,塔吉克斯坦罗拉国家功勋歌舞团给观众带来了一场难忘的歌舞晚会,舞步优美,裙摆摇曳,演奏欢快,现场的观众都沸腾了,合着节拍鼓掌。观众买买提·吐尔逊说:“演出太精彩了,通过舞蹈,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塔吉克斯坦这个国家的了解。

  塔吉克斯坦罗拉国家功勋歌舞团这是第二次来到新疆参加舞蹈节,该团演员海多娃·罗拉自豪地说:“希望通过交流学习,得到新的启发。

  “舞蹈和音乐是不分国界的,舞蹈节为大家搭建起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大家用舞蹈这种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讲述不同国家的文化,舞蹈成为大家相互了解认识增进友谊必不可少的一种形式。”上海歌舞团副团长舞剧《朱鹮》执行导演王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