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妈和她的186个新疆娃儿

30.03.2015  18:21

    天山网讯(记者栾微报道)早七点,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的“秦妈”准时在朋友圈里发微信晒娃儿。“古丽加娜尔生日快乐”“乌仁才次克生日快乐”……这些一长串的孩子名字就是秦妈日日惦记的学生娃儿们。每天早七点她都会给当天过生日的孩子们准时送去祝福,并附上她平时搜集的孩子们的照片,即便是节假日放假了她也从不会忘记,因为在她的手机的备忘录上记录着186个孩子的生日。

忽晚别克教同学谈冬不拉。东北网记者 栾微 摄

    在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60后教师秦桂芝有着一群90后新疆孩子们粉丝,在他们心里秦老师是最喜欢、最爱戴和最尊敬的“秦妈妈”。从2012年起,秦妈妈用爱心和真情跨越了空间的距离、年龄的代沟、文化的差异,将学校与孩子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在他们身上发生的许多故事,温暖而又感人……

    “在新疆我就听说秦妈了

    作为省内唯一的普通高等教育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现20个少数民族的预科生千余名。2012年学校开始招收新疆预科学生,现有新疆学生186人。

    2012年9月,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迎来了41名新疆学生,他们来自哈萨克、维吾尔、蒙古、锡伯、达斡尔、俄罗斯、藏族等7个民族。孩子们还没到校,秦桂芝老师就开始忙碌起来,因为她是这41个孩子的“头儿”——2012级(大学)民族预科部7班辅导员。在这41个孩子收到通知时,秦老师的电话就已经打了过去,跟孩子们确定到校时间,到哈尔滨的时间车次,她跟孩子们承诺会去火车站亲自接他们回家。 “第一年的学生报到时间不一样,无论早晚我都坚持去接站,有时候一天跑几趟,同事们看我实在太累了,要替我去,我都拒绝了。我想让同学们第一时间就见到自己的老师,一踏上哈尔滨的土地就有亲切感。”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有时接完孩子,安置完住宿已是凌晨两点,抓紧眯上一小觉五点钟她又准时出发去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