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科技报:2016年自治区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深入田间地头
“同学们,你们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到太阳是什么颜色的?”“橘红色的。”5月17日,在叶城县第四小学五年级3班的教室里,小学生们认真听着中科院新疆天文台副研究员马应秀讲解的天文知识。室外小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拥在天文望远镜跟前,大家都想多摸摸先进的仪器,更想用这个先进仪器观察太阳。
2016年自治区科技活动周从5月14日启动以来,来自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新疆农科院、中科院新疆天文台等单位的19名专家深入学校、社区和田间地头忙碌着,他们分成两组,前往叶城县、泽普县、喀什市、疏勒县、疏附县、麦盖提县进行科普宣传活动。
据悉,今年科技活动周开展时间为5月14日至21日。由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科协在全区范围内举办科技活动周活动。
此次活动,以“创新引领 共享发展”为主题,以“携手建设创新型新疆——科技创新启迪民智、惠及民生”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本次科技活动周,举办了内容丰富、互动参与性强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公益活动,并结合自治区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动员科技人员下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创新创业活动,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
针对今年的科技活动周,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指出,科普工作使命光荣,但任重道远。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以此次活动周为契机,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的有关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研究、完善设计,针对公众日益多样化的科技需求,广泛开展大众创新创业活动和常态化群众性科技活动,使科普工作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重点突出,形式上更加生动有趣、紧贴群众,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深入百姓心中,激发全区各族群众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热情,使我区能够早日达到《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各项要求甚至赶超内地省市。同时,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扑下身子、深入基层,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激发和引导全区人民的创新创业热情,让各族群众在学科学、用科学中,切实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实惠。也希望全区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到这次活动周和今后的各项科普活动中来,互相鼓励、互相欣赏,通过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促进我区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升,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据悉,新疆自2001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5届科技活动周,该活动已成为集多学科、多层次、多功能于一体的,具有新疆特色的大型科普集中展示活动,也是新疆活动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群众性科技节日。
作者:本报讯(记者 郎花 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