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贫成新疆精准脱贫“加速器”
近年来,我区紧扣精准脱贫主题,突出科技扶贫工作特色,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核心,以科技扶贫项目为重点,建立完善科技扶贫服务体系,探索创新科技扶贫模式,使得科技支撑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扶贫已成为我区精准脱贫的“加速器”。
思变:启动“科技精准扶贫专项行动”
新疆打赢脱贫攻坚战,南疆是关键。南疆缺资金、缺技术、缺产业……
“要啃掉新疆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科技部门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以往撒胡椒面的扶贫模式,把资金、技术精准地投放到贫困户头上,在捏指成拳中推进脱贫工作进程。”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仲健说。
经过反复调研、酝酿,今年自治区科技厅、扶贫办联合启动“科技精准扶贫专项行动”,这是我区创新科技扶贫开发模式的一次大胆尝试,将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支撑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体制机制。
据了解,该专项行动将在全疆35个贫困县实施科技精准扶贫专项,每个项目安排财政资金100万元,项目扶持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人数230人。到2020年,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实现1万贫困人口脱贫。
目前,该行动已在南疆选定了墨玉、叶城、乌什等7个县市为试点,开展的试点项目主要集中在养牛、养羊、养鸽子、瓜果种植等南疆优势产业,个别项目的新品种引进工作已完成。同时,当前各相关贫困县市正在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确定科技精准扶贫人口,科技经费将随之下拨。
墨玉县萨依巴格乡塔西艾格孜村是南疆典型的贫困村,今年被纳入“科技精准扶贫专项行动”首批试点村,将实施鸽子养殖科技示范项目,收益的70%将精准惠及每一贫困户。目前项目正在为该村建设优良种鸽的规模化科技示范养殖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专项行动,近年来我区在35个贫困县实施国家(自治区)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星火计划、自治区科技兴新、科技援疆专项计划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共计1000余项,总经费超过4亿元。
谋远: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贫困村“传经”
做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提升“造血”能力,这是彻底脱贫的“法宝”,也是推进脱贫攻坚的长远之计。
为实施好科技精准扶贫专项,我区启动科技特派员扶贫行动,按照“服务团包村,特派员联户”的总体思路,通过专家组团,促进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向贫困地区转移,全面开发贫困村新产业、新技术潜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这几天,且末县库拉木勒克乡巴什克其克村村民玉素普·亚库普每天早上吃过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来到自家庭院的设施拱棚前打开放风口,防止菜苗因为一晚上的密封,造成高温伤苗。
受益于当地科学种植、科技培训,玉素普·亚库普预计一棚蔬菜今年可增收700余元。
林明是新疆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甜菜产业技术体系玛纳斯综合试验站站长,包括他在内的5名专家组成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在伽师县英买里乡库木艾热克村带领贫困户发展“订单式”甜菜种植,为贫困户提供免费优质甜菜种子及配套栽培技术指导,从土地整理、选择播种期、进行土壤封闭、病虫害防治以及肥水管理等环节上进行全程跟踪服务。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高杰团队为柯坪县阿恰乡各村提供恰玛古种植技术服务,围绕恰玛古品种退化、产量偏低等问题,开展提纯复壮、良种繁育、生物育种、高效栽培等研究工作,并将相关技术成果在当地进行示范推广,使示范地增产20%以上,亩均增收400元以上。
林明、高杰,他们是我区今年组建的100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团的成员。按照《自治区科技特派员扶贫行动实施方案(试行)》,今年我区计划选派550名科技特派员赴35个贫困县开展科技服务,重点支持50个贫困村精准脱贫。
借智:加强科技援疆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
“新疆塔里木鸽品种选育及产业化”项目是今年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在疏勒县实施的一个对口援疆扶贫项目。
据了解,广东省将充分发挥自身在肉鸽育种、疾病防治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在塔里木鸽现有种群的基础上进行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形成塔里木鸽核心群,建立塔里木鸽的三级繁育场,培育1个满足市场需求的肉鸽新品系,年产优质乳鸽70万只,实现塔里木鸽的产业化、规模化生产。该项目的实施可带动养鸽农户100户以上,以每户饲养300对种鸽计算,户均年收入达8.1万元。借助援疆省市的力量推动脱贫进程,是我区科技扶贫的主要特点之一。今年,在自治区科技援疆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中,进一步明确提出重点支持面向贫困县市实施的科技援疆项目,支持与鼓励对口援疆省市与我区35个贫困县开展科技合作,积极引导全国科技力量向新疆贫困县集聚,促进援疆省市先进适用技术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应用,进而推动贫困县支柱优势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同时,我区还结合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通过驻村工作队落实科技惠民项目、建设村级科技示范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服务等,拓展和延伸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途径。
2014年—2016年,自治区科技厅“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全面实施“林下养殖”示范推广项目。通过养殖示范,3年共有253户农民参与该项目,户均增收3.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