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详解核安全:技术与文化一个不能少
本报讯(记者甘晓)“历史上的几次核事故至今仍在警醒我们,在核安全方面谁都不能独善其身。”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十届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PBNC2016)上,中广核集团副总经理张炜清在发言中如此表示。核安全,已被视为“后福岛时代”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科学家们呼吁,确保核安全既要依靠技术,也要进一步增强公众对核安全的正确认知,培育核安全文化。
而此前在刚刚闭幕的第四次核安全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四项中国“核主张”:强化政治投入、强化国家责任、强化国际合作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以及强化核安全文化。
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吴宜灿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核材料中高浓缩铀和钚一旦被用于制造核武器或放射性脏弹等非和平用途,就存在“核扩散”问题。
3月22日,多名恐怖分子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发动了连环爆炸。几天后,据媒体报道,此次恐怖袭击中,核电站等主要基础设施或为袭击对象。
吴宜灿指出:“恐怖分子对于核电站等核设施存在人为破坏的可能性,核设施和放射源很可能会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的首选目标。”
目前,成熟的核能技术都基于铀钚燃料循环,而钚是生产核武器的理想材料。中国科学家从设计先进的反应堆和实用新型核燃料的源头开始,积极探索防止将钚用于非法生产核武器的技术手段。
2011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钍基熔盐核能系统”(TMSR)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该专项负责人、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洪杰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TMSR采用了基于钍铀燃料循环体系,即将钍233转化成可裂变的铀233燃料。
“获取钚可以采用化学分离方法,获取铀233则必须采用同位素分离方法,后者对经济和技术要求非常高。即便是同位素分离的高浓度铀233中还是含有一定比例的,具有高能伽马放射性的铀232。高能伽马射线大幅度增加了操作、制造、保存和转移这些核燃料的难度。合法尚且不易,非法就更加困难。”徐洪杰表示,“高能强伽马射线也更容易被国际组织核查监督,非法获取核燃料的风险大大提高。所以钍铀核燃料被公认具有防止核扩散的特点。”
今年3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完成了对高浓铀核燃料的设施进行低铀化改造,旨在最大限度减少高浓铀的使用。最近,中科院核安全技术研究所则在铅基反应堆方面完成了关键技术预研,已具备工程实施能力。
在中国科学院TMSR先导专项总体部的多名科学家看来,核安全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强化核安全文化,营造共建共享氛围”是我国乃至全球发展核能产业的必要条件。
与核技术发展取得长足发展相比,我国的核安全政策和文化显得有些滞后。
吴宜灿指出,践行“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不仅要研发革新型核能系统,还要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的建设,也要同时做好公众风险认知和风险沟通工作。
据悉,保证公众参与核电站规划和审批被写进我国即将出台的《核安全法》。在科学家们看来,这一举措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核能发展。
吴宜灿认为,独立于核工业界的、专业化的智库作为“第三方”机构,可以承担与公众沟通的任务。“作为国家科学思想库的中科院科学家们应该扮演重要角色。”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