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社区里企业技能培训 居民在家寻“钱途”抢着学

24.11.2014  13:15

  

11月21日,在沙依巴克区西山片区管委会环卫路南社区服装就业培训点,学员阿依古丽正在练习制作花帽。(本报记者陈星宇摄)

  新疆网讯(记者梁淑芳)西山片区管委会环卫路南社区服装就业培训点开课21天了,让来自新疆沙里金服饰有限公司的设计师胡马尔·别克别尔干没想到的是,来报名第二批培训的妇女已有151名。

  21日,胡马尔·别克别尔干说,能吸引这么多人,最重要的是跟大伙儿的需求“对味”,还有就是大家看到了“钱途”。

  今年25岁的居民古丽加玛丽·亚森就是其中一名受益者。

  “在外打工虽能挣钱,却顾不到家里。”作为准妈妈的古丽加玛丽·亚森说,现在一出门就是培训点。如今,她可以独立做工装了,做一套可以挣30元,一天可做七八套。

  家有老人需要照顾,孩子还要上学。如今,像古丽加玛丽·亚森一样有顾虑的居民都走进培训点学技能赚钱。

  与环卫路南社区相隔3公里的大浦沟社区的妇女们学绢花制作技能后,也同样挣上了“工资”。

  “一朵丝网花5毛钱,学两天就出师,一人一天能挣40元钱!”25岁居民努尔加玛丽·买买提说,以前就在家带孩子做饭,现在挣上钱了,家里的地位也高了。

  沙区就业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马玲介绍,依据每个重点社区各自特点,引进民族企业,有服装剪裁、小花帽制作、绢花制作等。大浦沟社区相比环卫路南社区离市区远,交通不便,低收入家庭更集中,大家更希望学习过程短、见钱快的技能,后来,按居民意愿把之前服装设计班改成了绢花班。

  “扶贫先扶智。”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少辉说,对于走进社区的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和进行适当的补贴,旨在留住企业,让社区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