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社区党支部书记的调解经:从换位思考到依法依理

15.12.2014  15:12
          新疆网讯(记者郝玉 通讯员孙秀丽) 打开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北京路街道府友路社区党支部书记于晓萍的述职报告,在2015年的工作计划中,“组织干部进行法律培训”被列为计划的第一条,这是她在社区工作15年里,第一次把学法写进工作计划。

  不仅是府友路社区,高新区(新市区)92个社区负责人在写工作计划时,都将提高社区干部法治意识纳入其中。

  自治区党委八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疆的重大任务。

  在维护社会稳定、化解邻里纠纷方面社区能做些什么?12月12日,记者采访了于晓萍。

  记者:社区干部调解纠纷,涉及常用的法律知识有哪些?

  于晓萍:府友路社区有1392户居民,社区常见的纠纷有漏水、大型犬扰民、采光权之争、讨薪未果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居民有了法律意识,希望社区帮助维护合法权益。在调解中,只有对法律法规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提高化解邻里矛盾的能力和成功率。

  记者:调解纠纷中,懂法是否直接影响调解结果?

  于晓萍:12月初,两名群众为了千元定金找到社区。租客给房东付了千元定金后,又看中了另一套房子,但房东执意不肯退款。在调解中,由于没有法律支撑,我只能用“换位思考”之类的话,劝说双方各退一步。

  还有一次,一位孕妇找到社区,称她怀孕期间被公司解聘。劳动法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由于不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社区干部只能在网上搜索法律程序及相关案例,虽然最终帮她申请了劳动仲裁,但是时间拖了近一个月。

  调解纠纷中,社区干部常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对权利边界分不清,遇到一个具体案例时,多是用人情化解纠纷。基层调解必须要从“情、理、法”转向“法、理、情”,这必须要靠充实法律知识来完善,懂法是提高调解水平的关键,而且直接影响到调解的结果。

  记者:社区如何提高调解水平?怎样确保方法的有效性?

  于晓萍:社区计划从明年起,将图书室设为法律课堂,并采购相关法律书籍,每周聘请法律专家,通过集中授课、案例分析等方式,重点讲解法律常识和调解工作流程,丰富社区干部的调解经验。

  为了检验学习是否有效,届时将通过考试、实际操作等方式测评,并计划将测评结果纳入个人年终考核。只有干部自身懂法,才能在调解纠纷中用法治手段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