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的阳光洒满天山
“去年5月,我的孩子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做了手术,现在已经完全康复啦!”10月9日,吐鲁番市一位疝气患儿的家长古丽尼沙汗·吉力力通过电话告诉记者。
古丽尼沙汗·吉力力的儿子今年6岁,2岁多时患上疝气,随着年龄的增大,病情日渐严重,但她一直没能凑齐孩子的手术费用。去年4月她听说正在实施“困难患者医疗救助工程”, 在当地民政干部的帮助下,古丽尼沙汗·吉力力提交了申请,并很快获得批准。
古丽尼沙汗·吉力力的儿子享受到的福利, 是新疆社会福利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真实写照。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自治区大力实施“困难患者医疗救助工程”和“特殊群体关爱工程”, 社会福利的阳光洒遍天山南北。
幼有所抚
“叔叔,这些都是我做的,好看吗?”10月9日,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的孤儿满满指着墙上的手工艺品,兴奋地问记者。院长张东芳介绍说:“满满刚来时什么也不会,通过老师持续不断的康复训练,现在已经能做些手工艺品了。”
据了解,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收养了300多名孤儿,绝大部分是像满满这样的残疾孩子,福利院的老师兼“妈妈”们不但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还要对他们进行康复训练。现在,福利院服务体系已从原来的单一养护发展到集生活照料、教育、康复、医疗、技能训练于一体的综合模式。
2011年7月,自治区决定建立孤儿基本生活费保障制度,福利机构内的孤儿养育标准由以前每人每月330元提高到900元,此前没有补贴的散居孤儿,每人每月补助600元养育金,全区有3万多名孤儿从中受益。
为改善孤儿的生活和居住条件,自治区又大力实施“阳光工程”。据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统计,2010年以来,全区累计投入3.98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儿童福利院、儿童指导中心、儿童托养中心、儿童服务指导站等各类儿童社会福利机构86所,并为62所儿童福利院配置各种设施,全区孤残儿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病有所医
“没想到政府有这样的好政策,我们真是太幸运了!如果没有“春苗工程”,我的儿子肯定活不下去……”10月9日,疏勒县的农民亚森在电话里感激地说。
亚森的儿子木海买提现在1岁7个月大,今年5月来到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时, 他的手指、嘴唇、舌头均发紫,不能站立,一直哭闹,经过医院详细检查,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
“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手术,大部分患儿会因肺部感染、心脏功能衰竭而死亡。”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副院长程端决定马上给孩子进行手术。手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精心护理,木海买提康复出院了。
2011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春苗工程”列为自治区重点民生实事工程之一,要求在农村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试点的基础上,扩大到城镇同步开展。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专门召开会议明确要求,把儿童先心病医疗救治这一好事办好、办实。
当年4月“春苗工程”启动,自治区专门组织定点医院定期、分片、滚动式到各地筛查患儿。患儿家长通过各种预约方式选择定点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等首批6家定点医院为患儿开启了专门的绿色通道,并简化了各种手续。
3年来,自治区6所定点医院通力配合,共收治0—14周岁先心病患儿5220例,完成手术4671例,历年累积病例得到了有效救治,大量患儿及家庭从中受益。
如今,“春苗工程”已成为自治区民生工作的品牌。患儿家长李燕说,“‘春苗工程’让孩子有了健康快乐的童年,也让我们全家不再提心吊胆,过上了正常人的日子,真的特别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在新疆,不只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得到免费救治 。从2011年开始,自治区开始实施“光彩明天工程”,自治区每年派出两支医疗队分赴各地进行筛查审核,并及时联系医院,开展手术康复工作。
据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统计,截至目前,自治区先后投入2739万元实施“光彩明天”工程,累计为贫困家庭各类残疾儿童免费手术治疗4892人次。经过定点医院精心治疗,康复率达到93%。
同时,自治区还针对农牧区白血病儿童、贫困白内障患者、残疾人、农村妇女等实施“特殊群体关爱工程”。2011年以来,自治区累计救治白血病患儿757例,完成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8200例,累计对98.6万名农村妇女开展了乳腺癌筛查,对11.3万名农村妇女开展了宫颈癌检查。自治区通过实施“特殊群体关爱工程”,实现了解除患者病痛,减轻患者家庭沉重负担的预期目标。
残有所助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但有一些孩子从出生开始,他们的笑容就被唇腭裂剥夺,策勒县恰哈尔乡 达吾提·塔里甫的女儿阿娜尔古丽就是其中不幸的一个。
由于家庭贫困,达吾提·塔里甫没有能力送女儿去医院进行手术。为帮助阿娜尔古丽这样家庭贫困的残疾儿童,从2011年开始,自治区大力实施“困难患者医疗救助工程”。2012年11月,自治区民政厅组织专家到策勒县进行筛查,阿娜尔古丽被确定为免费手术对象。经过三次修补手术,阿娜尔古丽完全康复, 能跟正常孩子一样准确地发音了。
同时,为帮助残疾人就业,从2011年开始,自治区还大力建设“阳光助残扶贫基地”,为残疾人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每年都有上千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此外,为帮助智力、精神、重度残疾人增强生活自信心,提高其生活质量,自治区这几年还投入大量资金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对他们进行日间照料和居家托养任务。
今年42岁的马莉彬属于四级智力残疾,在昌吉市北京南路智力残疾人日间照料站里,马莉彬的生活充实而有色彩。她可以做些简单的手工,能得到工作人员的照料,还能享受免费的午餐。在这里,共有10名智力残疾人得到了托养,他们接受康复训练、技能培训, 智力残疾人得到了免费照料,极大地解除了家人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目前新疆已有上万残疾人像马莉彬一样得到了免费照料。(本报记者 杨英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