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新疆:“五把钥匙”开“心锁”聚民心

03.10.2015  10:11
原标题:“五把钥匙”开“心锁”聚民心

2014年5月7日,在阿图什市隆重举行的“塔克拉玛干的婚礼”第三场活动现场,新人和来宾共同起舞祝贺。(资料图片)

2015年斋月的开斋饭,是乌鲁木齐碾子沟清真寺伊玛目买合木提·亚库夫最难忘的一顿开斋饭。那一天,他和百余位宗教人士、信教群众一起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共进斋饭。回忆起那天的场景,他就像在说昨天发生的事一样,抑制不住的兴奋和感动,从言语神情中“流淌”而出。

这在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先例。这是‘五把钥匙’理念在我们身边的一次生动体现。这充分表明了党委、政府尊重和爱护信教群众的宗教感情、信仰需求和风俗习惯。作为一名宗教人士,我有义务和责任引导广大信教群众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用好‘五把钥匙’,发挥自身优势,向广大信教群众宣传好党的宗教政策。

五把钥匙”已经在买合木提·亚库夫的心里落地生根。

何谓“五把钥匙”?

五把钥匙”最早是在2014年1月17日自治区两会上初步提出的。2014年10月3日、10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吐鲁番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调研时完整地提出了“五把钥匙”理念;2014年11月,自治区党委八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将“五把钥匙”正式写入全会文件中:“必须坚持依法治疆和以德治疆相结合,用好‘五把钥匙’”。

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

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

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

宗教的问题按照宗教的规律去做好工作

暴恐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

五把钥匙”,是自治区党委深刻认识当前形势,主动适应新常态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新要求。是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理念,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的迫切需要,也是团结凝聚各族群众,巩固基层政权,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的迫切需要。

一年来,新疆各地、各部门把“五把钥匙”作为去极端化的根本遵循和治本之策开展各项工作,针对思想、文化、习俗、宗教等不同领域问题,因事而异、对症下药。创造总结出了一系列务实管用、行之有效的好思路、好方法、好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断夯实新疆社会稳定的基础,凝聚了民心。

强化学习 入脑入心

自治区党委八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后,如何把“五把钥匙”切实用活用好,成为各地各部门一项必须抓紧抓好抓实的重要政治任务。一年来,全疆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把“五把钥匙”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组织专题学习、举办学习讲座、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多种方式,深刻领会“五把钥匙”的深刻背景与时代意义、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以及“五把钥匙”之间的内在逻辑、辩证关系。

强化学习,入脑入心是用好‘五把钥匙’的关键。”焉耆县委书记胡雁说,要深刻理解“五把钥匙”的精神内涵,要深入学习,在学习基础上实践,用具体的实践来支撑这个理论体系。今年3月26日至27日,胡雁就带领县委班子利用一天半的时间,深入乡镇、社区,与乡镇干部、宗教人士以及其他群众座谈,听取大家关于学习用好“五把钥匙”的建议意见。

今年4月15日下午,克拉玛依中兴路街道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就在“去极端化”工作中如何运用好“五把钥匙”进行了学习。大家一致认为,要活学活用、善于总结,把“五把钥匙”贯彻到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各个环节,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

温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全宝说,一年多来,通过增强学习贯彻“五把钥匙”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基层干部用科学理念武装头脑,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