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忆:当年流行当无名英雄 有人凌晨起来偷偷干活
50年前,他们都是满怀激情的青年男女,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农村,成了一代知青。50年后,他们都已经满头白发,但他们依然怀念曾经洒下汗水的土地。于是,他们踏上了“回家”之路——
30多位知青半世纪之后再相聚
苦难也许是一笔财富,他们的故事,对现在的年轻人应该有所启迪
这是一次怀旧之旅;这也是一次寻梦之旅。
他们是一个特殊年代的群体,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青。上周四上午,一批来自乍浦的知青,相约返回当年的插队落户之地——钟埭街道沈家弄村,寻找那段铭记一生的历史。
30多位老人四处赶来
“这么多年不见,真快认不出来了。”“是啊,我们都老啦!”当天上午,这30多位知青到相约地集中时,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有些人都一二十年不见了,有几个时间更长。”活动组织者之一严其玲大爷对记者说,1965年3月25日,他们这群来自乍浦的男女青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来到贫穷的钟埭街道原曙光村插队落户,支援劳动。直到1974年,所有的知青才离开这里,返回城市。
组织者之一陆善田大爷告诉记者,他们陆续返城后,进入企业工作,随后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生活。因此,大家彼此之间也少了联系,特别是有些人后来都去了外省市,大家几乎没有了见面的机会。
“今年正好是下乡50周年,我们觉得应该要举办一次返乡活动。”严其玲说,去年年初的时候,在平湖经常见面的六七个人商议举办这次活动,随后又与沈家弄村党委书记沈水明联系(曙光村并入沈家弄村),得到了沈水明的大力支持,这给了他们办好活动的信心。
接下来便是联系各位成员。“这联系工作也很不容易。”陆善田对记者说,因为大家分散各地,又长久不联系,所以找起来很麻烦,有两位搬迁到了湖北武汉,找这两人就花了很多精力。但他们经过大半年的努力,成功联系到了30多人。
“我是儿子一早从杭州送我过来的。”71岁的施济之大爷兴奋地说,去年年底时接到邀请电话后,他就一直记挂着这件事,生怕错过了。孝顺的儿子知道父亲的事后,说到时会亲自送他过来。果然,儿子没有忘记这件事,当天一早就从杭州出发了。
据了解,武汉的一位老人几天前就来到了平湖,先在城里转了下。还有几位来自宁波等地,也都是提前一天过来的。“50年了,这种聚会的机会不多了。”施济之说。
插队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大家聚在一起,互相拥抱,紧紧握手,几位老人的眼里甚至还含着泪水。“那时我们最小的才17岁,最大的也不过23岁左右。”严其玲说,他就是当时年纪最小的人,比他大一点的就是陆善田。
重回这片曾经留下青春痕迹的土地,所有人都感慨万千。陆善田告诉记者,他们原本都是城镇居民,从来没有干过农活,来到这里后要做各种农活,都是新学的。而且作为男劳力,他们还要做一些体力活,挑秧、挑土,各种脏、累的活都要做。没过多久,这些皮肤白皙的城里人都成了庄稼汉。
“白天干得累,晚上还不能舒展地睡个觉。”施济之对记者说,那时是12个人住一个屋,床非常小,个子大的睡得不舒服。而在床与床之间,过道十分狭窄,要侧着身子走路。
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还是快乐地生活与工作着。那时候流行当无名英雄,凌晨一两点会有人起来偷偷拔油菜。等其他人起床时,一块田里的油菜都拔完了。“听到别人的赞美,心里还是挺美的。”陆善田说。
几位老人告诉记者,那时农村文艺生活贫乏,他们这帮年轻人在一起,就自己载歌载舞,一些人还参加了当地的文宣队,成了文宣队的主力。“想想那时的生活,也有甜蜜的地方。”他们说,这种经历也是一笔人生财富,有了这种锻炼,不管到了哪个岗位,他们都能坚持做好。
有人在插队时收获爱情
“那里原来都是农田,没想到现在都是一幢幢农民别墅了。”行走在沈家弄新村里,所有的人都发出了惊叹。
黄宝芬是其中一位老人,她每到一幢房子前,都要逗留片刻,静静地看上一番。黄宝芬说,如果她一直留在农村的话,应该也会有这么一幢漂亮的房子。
别人都想着回城,黄宝芬怎么还会有这种想法?原来,她在这里收获了爱情。
黄大妈告诉记者,她初中毕业后,为了养活家里人而选择了下乡。“我身材很瘦小,从小做体力活,所以后来也一直没长高。”黄大妈笑着说。
在这里,黄大妈遇到了同样是知青的方忠奎。方忠奎长她好几岁,他像大哥哥一样照顾黄宝芬。在几年的接触中,黄宝芬感觉这个人是依靠,于是,两人走到了一起。
黄宝芬夫妻在这里造起了房子,生下了一双儿女。后来,国家政策下来后,他们一家搬到了城市。“我们有时还会下来走走。”黄宝芬说。
到这里后,村里一些年长的居民都认识他们,热情地招呼他们坐坐,喝茶聊天,真像回到了娘家。当年的老村长陆琪大爷说,无论什么时候回来,村里人都会把他们当亲人一样。“因为,这里也是他们的‘家’。”陆琪说。(辛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