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爱与恨——“去极端化”新疆农民画观感

28.11.2014  16:10

    新疆日报讯(记者黄毅报道)2014年11月20日在红光山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去极端化”新疆农民画展览,是一次对新疆农民画的集体检阅,更是基层农牧民群众对“三股势力”暴力恐怖分子的一次集中声讨。其中一幅名为《大爷的愤怒》颇具代表性,画的内容是一个维吾尔族老大爷对极端暴恐和“三股势力”的极大愤怒。可以说对“三股势力和暴恐分子的愤怒是此次画展不约而同的一个情绪点,来自草根和土地的愤怒,是最真实与最直接的,也少有所谓艺术的提升,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有力。这种源自内心的真情实感以及对这片土地的隐忧,构成了他们集体的话语指向,因此,大爷的愤怒,就是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愤怒。

    农民画的造型也许比例不对,色彩过于夸张,但种种不足都难掩这些画作中的炽烈的情感。这些炽热和胆识,只有对世俗生活的幸福不懈追寻,心中始终充满爱,时刻牢牢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才有这样的胆识。

    此次展出的由新疆多个民族的农民画家创作的400余件画作,让我们惊诧于创作者的灵感,大都来自于身边事,这些鲜活而真实的生活场景,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从最熟悉的地方着手,用最熟悉的东西入画,虽然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艺术训练,但他们同样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正如艺术起源的理论告诉我们的那样:每个人都具备艺术的潜质。只不过我们的这些乡土艺术家们,把这种潜质有意识地放大,并使之成为有规律的创作活动。

    看农民画和看儿童画都有一个令人激动的地方,那就是他们都有无与伦比的想象力。那些挥舞坎土曼侍弄土地的人,那些头脑未经艺术训练的农民,想象力是那样的纯净和丰富,用不着去刻意引导,也用不着去模仿谁,他们就是最好的创造者。如《新一千零一夜》画的是几个维吾尔族农民,乘坐一千零一夜里的阿拉伯飞毯,正飞向科学、富裕、进步的未来世界,想象奇特,让人产生联想;《养殖增收致富的农民》则是画了一头黑白花大奶牛,有意思的是大奶牛的肚子是透明可视的,里面是羊群、果园、楼房、小汽车等,充分表现了广大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对世俗生活幸福感的阐释,想象大胆新颖,极富感召力。

    没有丰富的色彩,就不能称之为农民画,用色大胆是农民画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没有谁告诉他们色彩的正确使用方法,一切关于色彩的铺陈和对比,那些被写进教科书的理论,他们完全不知道,也因此完全不受任何约束,他们天马行空,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你认为可能犯大忌的几种色彩组合偏偏被他们放在了一起,你觉得最不可思议的色彩对比又让他们信手拈来,而出来的结果往往却令我们瞠目结舌,这时你才恍悟,不如此,还能称之农民画吗?大胆的色彩对比,丰富的色彩运用,斑斓的色彩渲染,不正是直接反映了他们对万紫千红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吗?

    艺术一旦被人民群众掌握,它将成为人民手中锐利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