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古城的新活力——“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奇台实践”系列报道之三

11.09.2014  03:39

   奇台是古丝绸之路北道的商贸重镇和交通枢纽。民间有俗语称:“要想挣银子,就到古城子;到了古城子,跌倒拾银子。”如今,在现代文化引领下,奇台县确立了“金奇台·旱码头”文化标识和新时代“商贸重镇,物流新港”的发展定位。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商贸古城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一个物流新港正在呼之欲出。

   丝路古道“旱码头

   公元1876年春,一队骆驼商队冒着初春的寒风在沙漠中行进着。在驼队的前方,一队队精壮的军士横戈马上,飞奔驰骋……  当年,左宗棠挥师进疆平定阿古柏叛乱,来自河北、天津、山西等地商人随队而至,这就是历史上俗称的“赶大营”,而奇台就是当时新疆重要的商品货物集散地。

   奇台县文联副主席王晨介绍,奇台的商贸文化起源于汉代,兴起于唐代,繁荣于清代。在中原历代王朝统一、治理新疆的过程中,无不把古城奇台作为进入准噶尔盆地的首选战略要地。清代学者史善长有诗云“四路当要冲,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台”。正是因为奇台作为关内通往新疆的门户的地位,使其成为了当时新疆重要的商品货物集散地,也成就了当时奇台十分发达的商品贸易。

   在清代,奇台与哈密、乌鲁木齐、伊犁齐名,成为新疆四大商品都会之一,赢得了“金奇台、旱码头”的美誉。史料记载,清咸丰年间,奇台地区“沟渠交错,阡陌纵横,堪称山北富庶之区”。清末民初,古城奇台商号会馆林立,有山西会馆、直隶会馆、凉州会馆、乾州会馆等会馆36座。来自燕、津、晋、湘、鄂、豫、蜀、秦、陇等地的商人云集古城,大小商号690余家,经商人员达4300多人,经营商品多达上千种,经营地区遍及北疆各地,甚至扩展到了俄罗斯。“百辆大车进古城,千峰骆驼走奇台” 是当时商业繁荣的真实写照。当时商业流通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骆驼,最多时,奇台县驼队骆驼数量高达4万多峰。左宗棠平定阿古柏叛乱时,奇台作为天山北路的第一门户,成为联通内地和国外的商品集散地。《新疆图志.实业》载:“奇台毂基口,处四塞之地,廛市之盛,为边塞第一”。当时,每年从内地和国外运来的商品,价值超过二三百万两白银。

   奇台作为历史上的商贸“旱码头”,不仅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也直接影响到了新疆尤其北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

   上世纪,随着312国道和兰新铁路建成通车,“旱码头”渐渐褪去了光环。

   过去的“旱码头”消失了,但在奇台人的心里,重振“旱码头”雄风的梦想一直都在。

   “‘金奇台、旱码头’是奇台县商贸文化最形象、最真实的写照。纵观历史和现代,它一直是我们奇台人永久的历史记忆,更是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共同奋斗目标。”9月4日,奇台县委书记李新光这样对记者说。

   “骆驼客”段德山的战略选择

   今年68岁的 “骆驼客”段德山绝对是一位传奇人物。而他的人生经历,也浓缩了奇台县商贸发展的历史。

   段德山的父辈是过去甘肃一家大商号的驼工,承担着从包头驮货,途经哈密、巴里坤,到奇台卸货的运输任务。段德山听上辈人说,那时候内地的货物进疆,主要走的是包头经哈密和巴里坤,最后到奇台的线路。货物到了奇台后再分流到北疆各地。因此,奇台成为了当时北疆的“商都”之一。

   1946年,段德山在奇台出生。从此,他的一生与商贸流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小的时候,段德山放过几年骆驼。1964年,18岁的段德山开始了“骆驼客”生涯。当时,县上有个驼运队,负责县里的货物运输。在驼运队里,段德山拉着一个15峰骆驼的驼队,从当时的奇台北山煤矿往县城运煤,来回全程将近250公里,一周跑一趟。这个活计他干了8年,直到1972年县上成立了汽车运输队以后,他的“骆驼客”生涯才告结束。后来,驼运队变成了马车队,再后来,拖拉机成为了当时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不久以后,又从拖拉机变成了现在的大货车。在这期间,段德山赶过马车,开过拖拉机,跑过大货车,当过地方国有运输企业的经理。1993年,他率先在国有运输企业实行全员参股改革,由此激发了企业活力。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段德山说,他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学习,不管是管理知识,还是物流新模式,他都细细揣摩、吸收和应用。如今,由他领导的奇台县汇通运输有限公司货运车辆已超过1000辆,货运业务遍及疆内及内地多省市。

   “‘旱码头’是奇台的历史符号之一,现在我们要求新求变,路在哪里?路就在人的思想里,就在我们的脚下。”段德山对记者说。

   这几年,段德山将公司物流运输发展的重心瞄准在了物联网上。

   今年4月,段德山投资700多万元,开发建设了一个物联网络信息平台,并率先在奇台县闽奇石材产业园石材运输上应用了物联网功能,通过这个物流平台,物流信息实现了互联互通。他说,这是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最早的“骆驼客”,到如今信息化物流发展的助推者。段德山说,这就是现代文化引领的作用。

   现代商贸文化重塑“旱码头”风姿

   9月4日早上,在奇台县新疆天山东部现代农产品物流园里,董事长王明玺向记者介绍物流园的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时,自信溢于言表。

   王明玺介绍,新疆天山东部现代农产品物流园规划建设总面积1500亩,计划总投资16亿元。2012年5月,一期项目开工建设。一期园区占地750亩,分为农资种业区、粮油副食品区、瓜果蔬菜区、冷藏保鲜区和餐饮休闲区等五大功能区。目前一期项目投入资金5.8亿元,部分功能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王明玺说,物流园二期计划投入约8亿元,将建设农产品交易区、物流配送区和花鸟鱼虫区三大功能区,计划2018年建成。

   李新光说,如果说“金奇台,旱码头”是奇台的历史文化象征,那么,打造新时代的“商贸重镇,物流新港”,则是奇台人传承历史,以现代文化引领发展的战略选择。

   资源、交通、产业等要素的聚集,决定了奇台重振“金奇台、旱码头”雄风为期不远。

   奇台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新疆最大的肉品供应基地。近些年,奇台依托优势资源,开发建设国家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中国石材(花岗岩)产业基地。世界上最大的整装煤田——准东煤田,预测煤炭储量3900亿吨,其中奇台县就占到3000亿吨,占准东煤炭资源的75%。去年,奇台县花岗岩板材加工量达到1200万平方米,占了新疆的半壁江山。这几年,奇台不断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规划建设物流新区,重点打造以天山东部现代农产品物流园为中心的农产品商业圈等“七大商圈”,商贸物流基础进一步夯实。此外,奇台已被自治区确定为全区18个绿洲中心城市之一、昌吉回族自治州支点城市、天山北坡区域中心城。而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决策,更让奇台看到了发展的机遇。

   “机遇已经来临。假以时日,历史上曾经辉煌的‘金奇台、旱码头’,必将重新成为新时代的“商贸重镇、物流新港”。 李新光说。(盖有军 夏 青)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
穿梭在墩吾斯塘村的“最美逆行者”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   卡点值中国新疆网
新疆着力培养5G技术技能人才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范琼燕报道:29日,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