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与绽放——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59年发展回眸

05.05.2015  15:52

步步跟着毛主席》剧照。

奥依古丽》剧照。

步步跟着毛主席》剧照。

新疆日报讯(记者李菡 实习生张文鲁报道)201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2016年,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将迎来自己的60岁生日。作为全疆唯一的专业话剧团,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承担着新疆话剧发展的重任。在近60年的时间里,他们虽几经风雨,却一直坚守着话剧艺术的大舞台。

找到发展方向

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成立于1956年。由新疆军区文工团话剧队的一批转业人员、新疆电影演员培训班学员以及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支边文艺工作者共同组建。

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团长戈弋告诉记者:“听老人们说,当时部队想解散话剧队,时任新疆领导的赛福鼎找到周恩来总理。赛福鼎认为,新疆是多民族地区,不能没有话剧。因为话剧艺术秉承着传播中华各民族文化的重任。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周总理同意了。由此可以看出,党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艺术事业的关心。

今年79岁的赵桂良,1950年参军后来到新疆,是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的“元老”之一。赵桂良回忆,在剧团成立最初的一年里,排了4部大剧,一组独幕剧,一年演出200余场,很受欢迎。“当时,接触过话剧的新疆人很少,观众中文艺工作者较多。但受到语言限制,当时几乎没有少数民族观众。

1959年,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根据新疆和田地区农民库尔班·吐鲁木骑着毛驴上北京见毛主席的故事,创作了新疆首部原创音乐话剧《步步跟着毛主席》。“这部话剧,充分体现了新疆特色。我们在话剧里专门编排了新疆歌舞,话剧团还专门招募演员,组建了乐队。”赵桂良回忆。这部话剧受到新疆各族观众的欢迎,由此话剧艺术才开始真正走近新疆百姓的生活。该剧还曾走出新疆,“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巡演时,7天就演出了21场。内地的观众对这个新疆题材的话剧颇感新鲜。

步步跟着毛主席》的成功让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找到了方向。“要让话剧表现新疆各族人民当下的生活,凸显新疆特色,才会吸引观众。”赵桂良说。

我们一直在不断完善和丰富着这一理念,才让话剧这种艺术形式在新疆大地生下根来。”戈弋说。

59年排演近200部剧目

北园春社区里的你我他》是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创作的新疆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前两部展示新疆各民族百姓相濡以沫的《马市巷子的老院子》《大巴扎》在新疆已广为人知,成了新疆话剧的代表作。

近60年里,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共编排演出大小剧目近200部。戈弋说,高扬主旋律,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紧随时代节拍是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的艺术风格。而多民族文化融合,则形成了新疆话剧团艺术创作独树一帜的特色。

步步跟着毛主席》《火焰山的怒吼》《奥依古丽》《林基路》《金瓯记》《华夏之子》《阿勒泰新娘》《扬帆万里》《解忧》《丝绸之路上的红氍毹》《吴登云》《罗布村情祭》等等,这些剧目将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新疆各族儿女建设美好家园的激情与亲如一家人的和谐与相互关爱搬上舞台,深受好评。

一些剧目不仅演出多达百场,在自治区及全国也屡获殊荣。《罗布村情祭》《马市巷子的老院子》获“天山文艺奖”,《吴登云》《大巴扎》都荣获了“五个一工程奖”,2014年年底《大巴扎》还荣获中国话剧界最高奖——金狮奖。

戈弋说:“这些艺术作品不仅传递了正能量,也让更多的人认识新疆、了解了这里的风土人情,看到了新疆各民族百姓的真实生活。

几经沉浮依然执著

戈弋说,新疆的话剧发展与全国话剧发展是同步的,受大环境的影响几经起落。从上演剧目一览表中,便可以清晰地看到新疆话剧在近60年间的足迹。

从1957年至1966年间,这是新疆话剧的丰产时期。每年不仅有近10部原创剧目,更从这10部创排剧目中,看得出创作人员、演职人员和观众的热情。从1967年至1973年间,“八个样板戏”统领了中国舞台,此间数年,新疆话剧只有《扬帆万里》这一个原创剧目。“那时候,谢幕时,台下只剩几名观众。”赵桂良清楚地记得那一时期,演出时的凄凉场景。

1976年后,‘文革’结束了,中国迎来了‘文艺复兴’时期,新疆话剧开始复苏。新疆话剧团再次出现了一年排演六七部剧目的盛况。在全国很火的剧目,我们都会排演。”戈弋说。1977年,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演出《万水千山》时,竟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场景。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受到电视、电影及其他多种娱乐形式的巨大冲击,话剧观众大量流失,演出市场跌到低谷。但新话人凭着对话剧艺术的挚爱和高度的责任感,一直在坚守中探索。

我认为,要让话剧艺术不走向衰落,就要从孩子起,培养一批新的观众。”赵桂良说。1987年,他移植创作了一部儿童剧《快乐的汉斯》。“这部剧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共演出了96场,还到克拉玛依进行了演出。”此后,新疆话剧团还创演了《热瓦甫与小伊克》《小阿凡提与老阿凡提》等深受新疆各族儿童喜爱的话剧。

从2004年起,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对国内一些著名院团的优秀剧目进行引进改编。但戈弋说:“要想保持新疆话剧团队的活力,还得要有自己原创的本子。

在近20年间,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相继创作了一些优秀作品。但是,由于剧本创作已高度市场化,全国的话剧都是“一本难求”。和电影电视剧剧本相比,话剧创作要求更高,收入却最低,致使话剧创作者流失,出现了剧本青黄不接的窘况。戈弋说:“没有剧本,成为制约新疆话剧发展的瓶颈。

新疆话剧迎来了春天

2009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19个省市对口援疆,给新疆话剧发展带来转机。作为援疆项目,国家话剧院象征性收取1元钱的版权费,为新疆提供原创剧本,缓解了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缺乏剧本的难题。于是,短短几年,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连续排演了《向上走向下走》《天作之合》《霸王歌行》《特殊作业》等新剧目。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自治区补贴的惠民演出推广,让更多的新疆百姓有了走进剧场欣赏话剧的习惯。2011年,自治区投资近500万元,重新装修了新话剧场。“这些举措推动了话剧在我区常态化演出机制的形成。”戈弋说:“新疆的话剧迎来了春天。从2014年开始,每场演出上座率都在六成以上,这是一个相当令人振奋的数字。

自治区党委、政府、文化厅还开展了高雅艺术进校园、百姓周末大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培养了大量的新疆话剧观众。

戈弋说:“厚重多彩的丝路文化应该成为新疆话剧的生命力所在,我们除了会继续引进一些健康向上的、适合本土观众的剧目外,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将加大剧目的原创力度。

他坚信,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随着话剧团创作者、表演者的坚持、探索与努力,新疆话剧走向繁荣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