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玛奥色法王”:宗教和商业身份流转
近年来,白玛奥色参与的活动,更多的是以“世贸联合基金总会”的名义进行。图片据“世贸联合基金总会”官网
白玛奥色与张铁林、吕良伟等明星合影。公开报道显示,白玛奥色与不少明星渊源颇深。图片据“世贸联合基金总会”官网
一段录制于10月4日,显示演员张铁林在香港“坐床”仪式的视频,将大众的目光引向为其主持仪式的“大师”白玛奥色法王。
加V认证的微博上,白玛奥色的名字后面加注了“仁波切”的尊称。
根据公开资料检索发现,这位大师除了被冠以“转世活佛”等宗教头衔外,还兼具“联合国友好使者”、“亚洲知识管理学院资深院士”等“国际身份”,而他近几年的公开活动多以其在香港创办的世贸联合基金总会的名义进行。其中不乏商业活动。
在宗教身份和世俗身份的流转中,白玛奥色的仁波切身份及一些行为遭到佛教界人士质疑,面对质疑,白玛奥色目前尚未正面回应。
汉族出身的“活佛”
白玛奥色不说藏语,操一口带有港台口音的普通话。视频和照片中的白玛奥色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留着八字胡,公开场合经常身穿红黄色调的服饰。
据香港媒体刊发的一篇名为《密宗传人吴达镕倾佛偈》的文章显示,白玛奥色原名吴达镕,1976年出生于福建泉州,汉族,八岁随父母到香港。
上述文章刊发时间为2009年,当时,他自称“上师”,是佛教“密宗红教传人”。
文章中说,儿时的吴达镕随母亲的信仰,是个基督徒,后来受佛教文化感染改信奉佛教。
文章中提及的吴达镕自述,向公众呈现出一个“神童”的形象。
他送母亲一盒搜集到的《大悲咒》磁带,大悲咒全文以梵语唱颂。吴达镕听了一遍,十分有感觉。虽然他不大理解其中意思,但听了五遍之后,“居然可以背诵咒文”。
访谈中,吴自称似乎有一股神奇力量的牵引,自己却无法解释因由。
像很多“大师”一样,吴达镕自称去过五台山。“我对佛教有强烈的兴趣,为更深入了解佛教经典,去了五台山拜师求法。”
在一家名为香港佛教文化产业机构的宣传文章中介绍,为了佛教事业,吴达镕当年变卖了所有房产、股票和企业。除了夫人,没有亲友支持。
在这篇访谈中,吴达镕也谈到了他的妻子——一位出生于福建佛教家庭的姑娘,是他刚开始工作时的下属。中学毕业后,他进入一家日资百货公司上班,很快升为领班。
他自豪地介绍妻子,对买衣服什么的没有兴趣。他和妻子最大的理想就是修行和弘法。“(我们)就好像天生一对。”
吴达镕成为“活佛”,要追溯到2007年。
在其创办的香港佛教文化产业机构宣传文章中,2007年,白玛奥色在青海查朗寺“坐床”。此后的几年里,他宣称自己被多名藏传佛教的法王、仁波切等认定为活佛,被赐予法器等宗教传承。
在“祖古白玛奥色仁波切”的个人网站上显示,白玛奥色法王是第六世茶巴森沃法王亲证的身口意转世化身,被认为是地藏王菩萨和文殊大威德金刚的化身、莲花生大士的代表。
“坐床”是藏传佛教活佛继位的礼仪,按照我国现行的宗教政策,活佛的转世灵童的认定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后,才能举行“坐床大典”。
白玛奥色为张铁林主持“坐床”的视频被公开后,不少藏传佛教人士对仪式的礼法及白玛奥色的宗教成长经历提出质疑。
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天堂寺第六世多识仁波切在个人博客上发文《假法王的画鬼伎俩》,在博文中他直言不讳,“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打着佛教旗号,传邪法、假法(现象),很多假活佛假坐床进行诈骗活动,对此佛教界人士非常气愤。”
多识仁波切介绍,藏传佛教中的转世活佛,是经过佛教中的领袖人物和高僧按转世活佛认定程序认定,历史上由皇帝、政府加封、批准,经过严格的寺院教育培养形成的,具有公认的、合法的地位,“从来没有一个自称自封为活佛的。”
多识仁波切解释,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独有的制度,转世灵童选拔也大都只在藏民族的儿童中进行。而且,转世灵童的选拔认证要经过非常复杂的程序,大活佛还要经过中央政府审批手续。“白玛奥色非藏族,转世上他沾不上边。”
11月26日,白玛奥色法王实名认证微博上开始密集上传或转发关于法王宗教身份的视频介绍,以及其被几位高僧主持坐床、认证化身、授权管理多个寺庙的现场视频,并配以其扬法的照片,称“没有不被评说的事,没有不被猜测的人。”但很快,该微博关闭了评论功能。
存疑的头衔
在2009年接受香港媒体的专访中,吴达镕自称“上师”。
4年后,他与张铁林一同出席活动时,张成为他的弟子,他已是白玛奥色法王,一位“国际宗教领袖”。在他身上加诸的头衔达26项,他自称“是唯一的国际最具影响力的精神智慧导师”。
这些头衔或与佛教有关,比如他担任了澳大利亚国际金刚乘佛学院院长、香港佛教文化产业创办人和主席等职务。这些组织基本遵循的模式为——他亲自发起或创立,再邀请其他宗教领袖参与。
另一类头衔和华人华侨团体有关。以美国洛杉矶为例,他担任了美国罗省(即洛杉矶)中华总商会的荣誉主席、美国广东联谊会永远荣誉会长、美洲秉公堂(L.A.)最高荣誉顾问等,这些组织大多是华人华侨业缘社团,俗称民间团体。
这些民间团体官网上,白玛奥色的介绍多为“国际宗教领袖”。
白玛奥色个人网站显示,他拥有院士、客座教授、荣誉博士等多个学历性质的头衔。
他是“亚洲知识管理学院董事局荣誉院长和资深院士”,也是“加拿大特许管理学院客座教授、荣誉院士和特许经理”,以及“美国林肯大学荣誉博士”。
亚洲知识管理学院是香港城市大学华人管理研究中心推动组成的非营利专利组织,成立于2001年。
新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由该学院发送的荣誉及专业资格候选人提名邀请函显示,该学院每年会通过一定的评选机制,颁授资深院士及院士名衔,以表扬在亚洲地区对企业、行业及社会有成就和有贡献的人士。邀请函显示,获得该院的院士之后,均有资格获得美国林肯大学的荣誉博士和客座教授学位、加拿大特许管理学院的协席教授、荣誉教授等。
根据香港《明报》针对上市公司负责人头衔乱象的报道称,加拿大特许管理学院和美国林肯大学均属于“野鸡大学”。
在众多头衔中,白玛奥色还有“联合国友好使者”和“联合国友好理事会全球事务秘书长”这样的联合国身份。
2011年,联合国友好理事会主席诺尔·布朗将“联合国友好使者”荣誉证书颁发给白玛奥色。
公开报道显示,联合国友好理事会(Friends of the United Nations)成立于1985年,其负责人是诺尔·布朗(Noel Brown)。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诺尔·布朗(Noel Brown),可以发现,他在中国颁发过“联合国友好使者”、“联合国最佳心灵音乐奖”、“联合国最佳华语流行音乐奖”等涉及多领域的奖项。
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北美办公室的工作人员Ahdi Z.Mohammed曾向媒体称,上世纪80年代,诺尔·布朗已从UNEP离职。鉴于他的联合国友好理事会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组织,Mohammed称无法评价该组织所颁奖项的真实性。
而近年来,白玛奥色参与的活动,更多的是以“世贸联合基金总会”的名义进行。
祖古白玛奥色仁波切的微博认证为“世贸联合基金总会”主席。
世贸联合基金总会官网显示,白玛奥色不仅是“世贸联合基金总会”中央议会主席,也是基金会的创办人。
这家机构自称为非营利机构。宗旨是着眼于全球问题:“使较贫穷和弱势地区脱离经济困境;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达至世界和平。”
而据香港公司注册处资料,世贸联合基金总会的前身为“世贸企业促进会有限公司”,2001年10月成立于香港。
2013年11月,组织改名为世贸联合基金总会有限公司。公司类别为担保公司。
吴达镕(即白玛奥色)以自然人身份成为该公司董事。
企业推广中的“法王”身影
在2009年香港媒体发表的一篇名为《密宗传人吴达镕倾佛偈》的文章中,吴达镕曾表示:“有人利用佛教赚钱,我不可能这样做。”
梳理“世贸联合基金总会”官网,可以发现,除了在各种场合“弘扬佛法”,白玛奥色法王也多次出现在相关企业的推广活动中。
白玛奥色为其大弟子、演员张铁林举行坐床仪式一个月后,11月17日,一场名为“海峡两岸青年创客汇——生命共同体”的活动在深圳举行,白玛奥色以及张铁林、胡军、吕良伟等众多演艺界明星出席。
活动中有颁奖环节。一家名为天泉鼎丰集团(以下简称“天泉鼎丰”)的公司被授予了“智能创新科技代表品牌”大奖。
据香港公司注册处资料,天泉鼎丰于今年8月18日在香港成立。8月28日,改名为天泉鼎丰智能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搜寻关于天泉鼎丰的报道,有多家媒体提及了天泉鼎丰集团有限公司推出的一个叫“大气甘露转化系统仪”的产品。
“大气甘露转化系统仪”被认为是“世贸联合基金总会”主导的“全球天泉计划”项目的载体。
“世贸联合基金总会”官网中称,“全球天泉计划”要通过“大气甘露转化系统仪”,将水从空气中分离开来,并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产生“大气甘露鲜榨空气水”。
这项计划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只要有空气的地方、便可有安全饮用水”——属于全人类的伟大愿景。
“世贸联合基金总会”的官微显示,白玛奥色法王是天泉鼎丰的董事局主席,张铁林、胡军、吕良伟为公司董事。
据报道,这场“生命共同体”活动,由世贸联合基金总会联合深圳市罗湖区经济促进局及深圳市罗湖区工商业联合会举办。
有佛教界人士认为,这场活动代表了白玛奥色推广与自己有利益关系公司的模式:世贸联合基金总会与带有官方背景的机构、学术机构等单位联合举办活动,天泉鼎丰等公司赞助、协同举办,或者出席活动,推广其产品。
在天泉鼎丰公司成立之前,“全球天泉计划”的实施载体——大气甘露转化系统仪就已经开始宣传。
今年7月31日,白玛奥色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为幼儿园/小学/老人院捐赠200台“大气甘露转化系统仪”。
根据香港媒体报道,白玛奥色法王捐赠的200台“大气甘露转化系统仪”价值1000万港币。计算可知,一台“系统仪”价值5万港币。
如果不考虑电费,按照深圳基准水价2.3元一吨计算,使用一台“系统仪”的成本可以购买20000吨自来水。
海尔集团一位不愿具名的工程师告诉记者,目前空气取水的应用范围很窄,“对不缺水的地方,从空气中取水所耗费的设备费以及消耗的电能成本远超自来水或河水、井水。而对于缺水的地方如沙漠,空气中含水量又极低,取不出多少水。所以,除了军事等特殊用途,空气取水技术没有用武之地。”
今年6月15日,世贸联合基金总会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与“全球天泉计划”一同曝光的,还有“全球阿尔法全脑开发研究院”。
白玛奥色称,他长期致力于推动全球人类脑开发与神经资讯学研究,希望“为世界未来力量培养培育人才、专才、天才”。
负责让这一计划落地的,是广州阿尔法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下称“广州阿尔法”)。工商资料显示,广州阿尔法成立于2014年2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罗运成。
而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罗运成的头衔变成世贸联合基金总会下属“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
阿尔法公司官网显示,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通过课程“开发人的大脑”。今年8月,世贸联合基金总会和广州阿尔法公司在韩国、中国、澳洲举办了全球阿尔法全脑“超体”大赛,并捐出“500名价值1500万元”的阿尔法课程名额。
以该公司官方网站公布的“3D动漫阅读课程”为例,该课程宣称,3D式动漫阅读法“是一种右脑肌肉训练方法”,可以通过快速翻书,让书中的内容以“电影”的方式呈现在孩子的大脑里,让孩子“大脑的深层次意识苏醒”,达到让孩子爱上阅读的目的。
“开发大脑”的课程并不便宜。广州阿尔法教育官网显示,上述授课时间2天、复训时间40个课时的课程,售价39800元。
“法王”的明星朋友圈
从世贸联合基金总会的官网上可以看到,白玛奥色法王的朋友圈囊括了香港和内地政商界的各界人士。
香港一位不愿具名的佛教人士告诉记者,法王懂得社交游戏规则,总是有自己的办法,邀请政商名流来参加自己的活动。
“实际上,来参加他的活动的佛教人士不多,大多数都是明星和商人。”上述佛教人士称,白玛奥色法王的信徒主要在内地,香港相对比较少。
2002年,香港著名侨领、慈善家庄世平和吴达镕联合成立了香港佛教文化产业机构。香港一位佛教人士说,香港密宗圈里真正知道这个机构,已经是2006年以后的事情了。“当时大家的焦点都在庄世平,对吴达镕没什么印象。”
直到2007年庄世平去世、吴达镕开始称法王之后,吴才逐步进入香港密宗圈的视野。
公开报道显示,不少明星和白玛奥色法王的渊源最早要追溯到2007年6月。
演员胡军、歌手王蓉等接受香港佛教文化产业执行主席白玛奥色法王的邀请,担任香港佛教文化产业——佛教音乐委员会委员(演唱委员会)。在此后的诸多慈善演唱会上,都有这些明星参与。
2011年10月17日,在美国纽约,曾为白玛奥色颁发了“联合国友好使者”等多个奖项的布朗,又为王蓉颁发了“联合国2011最佳华语流行音乐大奖”和“联合国友好大使”的奖项。
公开报道显示,2013年,白玛奥色和张铁林一同出席活动时,张铁林已经是白玛奥色的弟子。2014年2月,在白玛奥色被颁授亚洲知识管理学院董事局荣誉院长时,张铁林也受聘于董事局校董。
今年11月17日,在深圳举办的“海峡两岸青年创客汇——生命共同体”活动中,歌手江映蓉、演员卢芳、歌唱家刘玉婉、台湾著名主持人曹启泰、蒙古族歌手琪琪格、超级女声阳蕾等人,也出席了当天的活动。
公开资料显示,卢芳、阳蕾均是白玛奥色的弟子。
在白玛奥色与社会名流、政商圈的合影中,有一张他身着黄袍与国家宗教事务局领导的合影。昨日,国家宗教事务局新闻中心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表示,2012年,吴达镕曾来北京接受过宗教局有关领导的会见并宴请。“但是网站上发的新闻很明确,宴请的是香港佛教文化产业执行主席,不是活佛身份,也不是什么法王。”
■ 相关链接
“活佛转世”的必备条件
“活佛转世”应当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当地多数信教群众和寺庙管理组织要求转世;二是转世系统真实并传承至今;三是申请活佛转世的寺庙系拟转世活佛僧籍所在寺,并为依法登记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且具备培养和供养转世活佛的能力。“活佛转世”应该履行一定的报批手续,一般的活佛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批;有较大影响的活佛,报国家宗教事务局审批;特别重大影响的活佛,报国务院审批。
真正的活佛都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证件和独有的活佛证号。这个证件和身份证一样大小和材质,上面写着姓名、法名、佛号、教派、寺庙,活佛证号有14位数。
藏传佛教界对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假冒“活佛”四处行骗的行为深恶痛绝,纷纷呼吁政府建立一个活佛网络查询系统。
据了解,这个系统不久就要建立起来了,一个活佛是真是假,上网一查便知。
——摘自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宣传部办公室微信公号“统战新语”
■ 名词解释
仁波切
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意指“珍宝”或“宝贝”。这是广大藏族信教群众对活佛敬赠的最亲切、最为推崇的一种尊称。广大藏族信徒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一般称“仁波切”,而不呼活佛系统称号,更不直接叫其名字。在活佛的多种称谓中,“仁波切”是唯一普遍使用的一种称呼。
责任编辑: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