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病毒致腹泻 需及时补水补液防止手口传播
近日,一条对宝爸宝妈发出的温馨提示在微信朋友圈疯传,内容大致为“新的病毒性肠胃炎正在全国上下迅速蔓延,症状为发烧、上吐下泻、吐呈喷射状、泻为拉水到脱水。多数诺如病毒,反复发热,呕吐,无食欲,且免疫极低”。消息一出,不少家长为之担忧。
记者从新兴县妇幼保健院了解到,自去年12月以来,儿科门诊小儿病毒感染类的急性肠胃炎接诊病例不断攀升,12月中旬为高峰期,占了儿科门诊接诊量的约30%。
据了解,现阶段感染病毒性腹泻病例有减少趋势,但市民仍须提高警惕,做好预防。
两类病毒致腹泻
“也不知从哪里感染到了病毒,我女儿前几天突然发烧得很厉害,继而腹泻,泻的都是水,为此还住院3天。”提及女儿的病情,市民谭小姐心痛不已,“没隔两天,帮忙照顾女儿的婆婆也出现腹泻症状,跟女儿症状极为相似。”
近段时间来,类似谭小姐女儿的病例,新兴县妇幼保健院儿科平均每天接诊10多例。“根据临床病情分析,今年秋冬季病毒性腹泻中,主要是感染轮状病毒的。近年来暴发比较严重的诺如病毒在新兴蔓延现象也趋于明显。”新兴县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邓仕林告诉记者,通过疫情监测,感染轮状病毒的病例比去年同期明显减少,“感染病毒性腹泻类的住院病患在去年12月中旬达到最高峰,现在有所回落。”
据介绍,轮状病毒与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症状极其相似,诺如病毒以肠道传播为主,经由饮用或食用受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感染后,会出现发烧、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其粪便为浠水便或水样便。
“与轮状病毒相比,诺如病毒的感染性更加强烈,症状更为凶险,例如发热比较严重。轮状病毒是小儿腹泻常见病毒中典型的一种,以前接触过轮状病毒的大童以及成人都比较少受传染。而诺如病毒却不然,是近几年暴发的一种比较新型的病毒,有很多人群未经感染,体内缺乏抗体容易互相传染,人群普遍处于易感状态,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暴发。”邓仕林介绍。
而轮状病毒一般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病程一般为7天,先吐后泻,腹泻症状逐渐明显。在第三四天时,腹泻进入高峰,一般7天后,机体逐渐产生抗体,病毒被清除体外。
要及时补水补液
据了解,目前并没有针对此两种病毒的特效药,主要通过补水来缓解病情。对于没有频繁呕吐、轻度脱水的患儿,邓仕林建议,可应用口服补液盐补充丢失水分,并根据患儿接受程度,少量多次饮用。症状比较轻的情况就可以用低钠盐混合葡萄糖兑水喝。
市民梁女士的2岁宝宝感染病毒后出现呕吐、腹泻等一系列症状,眼看宝宝脱水情况严重,梁女士担心不已。
“起病过程中,若出现严重脱水的,应当及时就医,及时补水补液,一旦延误,则会出现电解质混乱的症状,引起精神状态差、循环障碍,甚至休克等问题。”邓仕林表示。
市民潘小姐向记者反映,在其宝宝感染病毒腹泻两天后,其母亲也出现呕吐、发烧、腹泻等类似症状。邓仕林提醒,此两种病毒会附着在各种各样可接触性物品上,无论是小孩或是成人都须多加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勤洗手、食物熟吃、不喝生水等健康习惯。“在公共场所,尤其要注意防止小朋友用手接触口部。”
一旦感染,由于人体的消化机能很低下,饮食要清淡,应以适量进食白粥水为主。过量过杂进食其它食物,则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对病情恢复是不利的,呕吐腹泻腹痛的症状更加严重。
■链接
医生提醒,面对病毒性腹泻,市民们普遍存在以下四个误区:
误区一:有病无病都服用抗病毒口服液、食用中药制剂。正所谓“是药三分毒”,这种做法可以说没有预防效果。若无病,却过量食用反而会使免疫机能下降,有害无益。
误区二:脱水严重者不愿意补充液体,滥用止泻药。不少家长遇到宝宝腹泻的情况就滥用止泻药。事实上,在腹泻早期时止泻,会使病菌积在肠道上,其呕吐腹胀腹泻反而更加严重。腹泻有时是人体的一种保护反应,机体里面有病菌有需要排出来,过于剧烈时会引起副作用,例如失水、电解质混乱,用太强的止泻药反而危害更大。
误区三:腹泻中,进食水果、蔬菜。在急性腹泻中不建议,应在恢复之后才喂食。因为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的纤维质、半纤维质均有促进肠道蠕动作用,反而会加重腹泻。
误区四:给腹泻宝宝禁食。呕吐时可暂时禁食,当呕吐缓解时,在腹泻大量丢失水分的情况下,必须要补充水分,否则会加重脱水和酸中毒。可口服补液盐,喂少量粥水、母乳,少量多次喂食。(冯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