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呐喊:留住“APEC蓝”
环境差一直是京津冀重点问题,雾霾连天不散,蓝天终年不见,风中带味,雨显酸性,甚至某些部门曾出来发表过“京津冀的环境问题和地形相关”、“治理雾霾需要控制做饭油烟”“雾霾、环境问题难以解决”等声明。可是奥运之后,APEC的召开,再一次为我们带来了天空中的一抹“奇迹”——APEC蓝。虽然对于河北人民而言,没有享受到北京人民放假的优惠政策却还要尽车行限号的义务,但是,当我们抬起头来,看到天蓝万里、一碧如洗的时候,正如网友所说和高呼的那样“真是醉了”。
留住“APEC蓝”,似乎成了每个人心底的呐喊。原来环境问题是可以治理的,原来雾霾不是挥之不去的梦魇,原来蓝天白云并未抛弃我们,原来我们还有机会在我们所热爱的家乡呼吸到相对纯净的空气。对暂时性的APEC蓝,有人会嗤之以鼻——“你知道北京停了多少工厂,损失了多少GDP,才换来的吗?”诚然,GDP是重要的,也是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但是对于真正生活在并且无比热爱这片土地的人来说,GDP发展的快和慢并不比这蓝天白云来的重要,就如同飞鸟不会关心子女飞的远不远,只会担心他飞的累不累。环境都没了,GDP这种数据来做什么,拿钱来治病再换取更高更快的GDP吗?更何况,暂停休整大部分都是北京的老化、重污染工厂,这更是给我们一个警钟,加快革新生产技术,应用先进绿色生产模式进行生产。
留住“APEC蓝”,大家呐喊着。多少的政策法规谈及环境问题,多少的论文论证治理雾霾,多少的数据对空气、风雨、可见度等做出统计。有人会拿出一系列数据来证明些什么,“除了北京市改造燃煤锅炉、淘汰老旧机动车和污染企业之外,其他的限行、停工、放假措施,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就连中科院的论文都没法断定限制小排量汽车能不能解决环境问题”。诚然,论文研究出京津冀PM2.5的6个重要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这些源的平均贡献分别为15%、18%、12%、4%、25%和26%,但是无法断定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诚然,“尾气排放”是否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依旧还在讨论。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蓝天,就是限制车辆、改造锅炉的结果。实践是检验真理与否的唯一标准。我们去计算,去研究,去讨论如何治理环境,但是当我们真的不得不把政策落在实处的时候,我们的天蓝了、云白了、风清了、雨净了。不管计算如何,不管是否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至少现在环境变好了,甚至于哪怕只有这几天的时间,环境都有了这样的改善,如果坚持下去,那么这里必将变“污染”为“天蓝”,化“宜居”为“享居”。
留住“APEC蓝”,灵魂共鸣着。车行限号,此次可以作为一个试点,而试点很成功,则可以坚持下去。再多的言语去描述环境的重要性,都不如这次切身感觉来的来的直观;再响亮的口号,也不如切实如此的落实。我们能感受到APEC带来的便利与发展,我们也可以带来“APEC蓝”的美丽与壮观。我们如此“残暴”的对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当APEC来临之际,我无比愧疚的发现,原来大自然从未放弃过我们。当我们停止排放污染空气,当我们减少汽车尾气的时候,她依然给我们带来最美的蓝天白云。(姚文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