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豪情和热情造就新疆兵团精神
人物档案
赵天益,兵团党委组织部原常务副部长、作家
我们这一代兵团人,经历过兵团创业初期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场景深深地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里,让我们永远铭记。
我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人,20世纪50年代刚到新疆时,我和来自云南、江苏、广东、陕西等地的三四十名学生一起被分到石河子机耕农场(当时是兵团直属拖拉机实习农场,现在是石河子总场)。
到农场后,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在棉花地里干活,一干就是4个多月。上级安排两名老战士给我们带队,一名技术人员做技术指导。我们晚上住在团部,干活时要到离团部四五公里外的条田里。早上在团部大食堂吃饭,午饭、晚饭都在地里吃。
我们当时都不足20岁,刚从学校出来,没有干过这么艰苦的工作,这里荒凉,气候干燥、寒冷,特别是在秋季和冬季,天气冷得让人受不了。但即使这样,我们也没有叫苦叫累。
我们曾在荒地里烧过荒,把荒地上的野草烧光了才能开垦荒地。划一根火柴,点着荒草,火焰一下子像箭一样追着人跑,场面很壮观,但有时候来不及跑,烧到手上起泡。
后来,我们开荒队几乎是几天换一个住处,因为这片荒地开完了以后,要到新的地方去开荒。开始是住地窝子,四面见不到光,上面弄一块玻璃当天窗。地窝子还没住几天,又要到新的地方了,又要住到四面透风的用芦苇席搭的棚子里。到了冬天,棚里不敢架炉子,否则会失火,晚上冻得睡不着觉。那时候干活没个准点,天不亮就要到地里去干活,晚上顶着星星月亮回来,一天少说也要干13个小时。
我们还挖过排水渠,把沼泽地里的水排出去之后,才能够开荒,要不,沼泽地里进不了拖拉机。我们几个个头小,一个人在渠底,渠旁站一个人,上面再站一个人,三个人就这样配合着运输泥巴。夏天太阳晒、蚊子咬,秋冬时节冷风吹,其中的艰苦是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想象的。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兵团人对兵团精神最好的体验和诠释。我们第一代兵团人,以豪情和热情全身心地锻造、奠定、开创了兵团基业,第二代、第三代兵团人沿着上一辈人的足迹,继往开来,建设着自己的家园,今后会把兵团建设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