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服务新疆棉产业
随着“互联网+”在棉花产业的应用,棉花产业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
新疆大渊博棉花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渊博”),是新疆最早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棉花产业的企业。他们用互联网技术为整条棉产业链进行服务,让传统产业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信息便捷传递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这一消息的公布标志着实行了3年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结束,棉价将逐步回归市场。新疆的棉产业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后收储时代”。
“在我们看来这是个机会,棉花价格由市场决定,各种资源就会被优化配置,更好的服务、更便捷的信息传递、更有价值的信誉体系一定能被市场所青睐。”4月9日,大渊博董事长余聪对记者说。
大渊博打破了传统棉花贸易流程中货源寻找难、验货麻烦、信息滞后、交易费用成本大等弊端,购买方只需登录交易平台,搜索皮棉码单信息,就可以进行比质、比价,择优选购。购买成功后,交易平台发货至双方指定监管仓库,买方验货并付清货款后提货。如果货物出现问题,交易平台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用户进行先行赔付。
“等大渊博的交易量达到一定程度,我们还会对交易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建立信用评价体系,提升行业整体的信用度。”余聪说,“企业采购成本降低了,运营周期缩短了,上下游企业信息对称还建立了信任体系,必将会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创新商业模式
2014年8月“大渊博棉花交易中心”官方网站上线,短短时间内便吸引了行业棉花加工收购企业300余家、棉纺企业600余家。2015年,大渊博的交易量就达到了5000余万元。
“棉花产业是一条很长的产业链,我们在做好交易服务的同时,便开始寻求向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延伸。棉农和纺织企业都在我们的服务计划范围之内。”余聪对记者说。
据了解,为服务全产业链,大渊博建立了信息、交易、融资和储运四大服务体系,并为棉花产业链中的棉农、轧花厂、储运站、纺织厂、贸易商等不同的角色在各自的用户中心中设计了不同的功能,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这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比如棉农,针对不同地域,我们会给予不同棉花品种的推荐,各类农资的购买,甚至以后还会涉及一些专业技术的指导等。对于下游的一些收购企业以及纺织厂,我们提供全套的仓储、物流服务,如果收购企业的资金紧张,根据其信用度,我们还能提供一定的融资业务。”余聪对记者说。带动服务升级
大数据的应用带来了生活、工作乃至思维的变革。做金融出身的余聪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大数据这一概念刚兴起,他便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
2015年,大渊博在南北疆设点跑农户走棉企,发展了一批植棉大户及棉企,为信息采集的真实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利用“互联网+棉花”结合传统贸易,大渊博收集了整个棉花产业链从种植、收购、加工、仓储及销售的大数据分析以及互联网交易流程,为大数据采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些都为交易平台通过互联网促进棉花产业转型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除了兵团,新疆其他地方的棉花种植大多以‘家庭式’为主,不仅品种参差不齐,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我们经过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之后,会针对南北疆不同的地域特点,进行差异分析,找出最适合的品种,辅助不同地区的棉农进行规模化种植。这样对棉花的出售、企业的收购都有益处。”余聪说。
据了解,大数据对于企业的作用更加明显。市场的变化,客户的需求,不同产区棉花质量、产量、价格的对比,甚至资金流的变化都可以通过大数据来体现。掌握了这些,企业能更精准地定位市场,制定营销方案,让自己在变化万千的市场中抢到一步先机。
除此之外,利用大渊博交易平台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还能对企业自身的管理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