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县百万亩沙产业带动农牧民增收

03.11.2014  19:37

    天山网讯(通讯员张丽青 常建洋 古雨报道)近年来,玛纳斯县以“生态立县、绿色发展”为突破口,着力培育百万亩生态农业、百万只肉羊产业、百万亩优质观光草场、百万亩沙产业和绿色屏障的“四个百万”绿色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力促农业转型升级。

    今年,该县六户地镇按照县委提出的打造“四个百万产业”基地发展目标,积极制定沙产业发展规划,建立起3000亩沙产业示范园,引导当地农民发展特色沙生产业增收。

    为了提高农民发展沙产业的信心,2013年秋季,该镇组织10多名致富能手到甘肃、内蒙古、山东等地考察沙生产业。该镇杨家道村村民窦永福是当地有名的致富能人,也成为该镇介入沙产业发展的第一人。“去年我们考察回来,我看我们这个地方的沙漠跟甘肃那边差不多,我想是别人能种我也能种,我这个实验只要能实验成功,后面做的人多得很,现在沙漠也能把它变成金。”六户地镇杨家道村农民窦永福说

    11月3日,记者来到六户地镇,跟随该镇杨家道村农民窦永福到沙包里查看大芸的生长情况。窦永福告诉记者,这些滴灌带都是根据大芸的坑穴铺设的。今年初,窦永福投资30多万元在沙包里种植了400多亩梭梭接种大芸,为了确保大芸的成活率,他采用高压滴灌种植。窦永福说,尽管大芸要两三年才能见收益,但是他对沙产业种植充满了信心。“今年春天,我种了差不多有四百多亩地吧,两年后,一亩地产值能达8000多块钱吧。”玛纳斯县六户地镇杨家道村农民窦永福说。

    除了种植大芸,窦永福还尝试种植了另一种沙生作物——甘草。眼下,200多亩甘草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成为深秋时节沙漠里的一道难得风景。“看来甘草适合在我们这个地方种,长势还是不错,打算明年春天还要种二百亩地,明年春天我还想再种点党参,像适合我们这个地方种的,今年的甘草,明年秋天挖,一亩地差不多纯收入3000多块钱。”六户地镇杨家道村农民窦永福说。

    这几天,和窦永福一样,同村农民张裕发忙得不可开交,今年他发起成立了裕发山药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在沙包里种植了300多亩山药,由于气候适宜,管理得当,山药喜获丰收,每亩收入达到了1万元以上。这几天前来洽谈购买山药的客商络绎不绝。“以前,谁能想到沙漠里面还能种出来这么好的东西,你看我的山药长得特别好,乌鲁木齐、石河子的客商都来要求订购我们六户地沙漠土种出来的山药,口感特别好,切出来也不发黑,明年我想再种二、三百亩,一亩地可以达到一万元左右吧。”玛纳斯县六户地镇杨家道村农民张裕发说。

    据了解,玛纳斯北部的六户地、北五岔两个乡(镇)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相连。过去每年春季都要遭受风沙侵袭,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该县抓住国家“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建设机遇,每年春秋两季,组织干部群众义务治沙造林。目前已累计完成治沙造林面积10万亩,栽植梭梭、红柳等耐旱植物1400多万株,在北部沙漠形成了一条长37公里、宽3公里的人工绿色屏障。

    目前,六户地镇已经成功建成大芸接种示范园3个,面积达到1200亩;甘草示范园1个,面积200亩。种植山药300亩。通过沙产业示范园带动全镇沙产业的发展。“未来的几年里,我们将按照建设国家沙漠公园的目标,积极地培育一些沙棘、沙漠鲜食葡萄、枸杞等一些作物的种植面积,为老百姓的增收创造更多的途径,另一个方面,要积极开拓一些沙漠旅游业,使沙漠真正绿起来,活起来。”玛纳斯县六户地镇镇长闫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