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规程

28.11.2014  12:02
      2013年克州农机技术推广站承担了自治区农机推广总站下达的“南疆片区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经过州推广站及项目实施乡镇示范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计划指标,并总结出玉米机械覆膜播种收获一体化技术规程。 
      1 机械铺膜播种
  1.1地块的选择
  进行机械化铺膜播种、机械收获应选择地块平展、土层较厚、质地均匀、中等以上肥力的壤土。
  1.2施足基肥
  基肥的作用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疏松土壤,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及时供应苗期的养份,促进根系发育,为培育壮苗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基肥应以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氮肥与磷、钾肥及微肥配合施用。
  1.3 机械化深耕深松整地
  1.3.1耕作时间
深耕最好在深秋初冬进行,以促进土壤熟化,积蓄雨雪,保墒蓄水,春耕最迟不晚于4月上旬。深松可以在播前进行。
  1.3.2 耕深要求
  播前耕地深度20cm以上,耕地质量达到“深、细、透、足”四字标准,整地质量达“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使土壤处于“上虚下实”的待播状态。播前土壤耕层含水量一般不低于17%,若低于14%要补浇水。
  1.4 适期、足墒播种
  一般平均气温以12℃~18℃时播种为宜,播种时做到有墒抢墒,无墒造墒。以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即耕作层土壤手握能成团,手搓较松散为宜。早播是复播玉米增产的关键。早播可延长灌浆期,避免后期低温影响,提高千粒重和穗粒重,从而达到高产。南疆复播玉米适时播种期为6月10日—7月5日,最迟不能晚于7月10日。
  1.5 提高播种质量
  1.5.1搞好种子处理
  选用选用早熟、高产、优质、多抗粮饲兼用玉米杂交种种子,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90%以上,净度98%以上,水分13%以下。播前进行种子筛选,大小种子分开,保证均匀一致,播前进行晒种,或用玉米包衣剂包衣处理,提高出苗整齐度。
    1.5.2 合理播种密度
  种植方式:60×40厘米的宽窄行方式或50×50厘米的等行方式。
播种方法:用玉米精量播种机点播,要求播行端直,接行准确,株行距一致。
适度增加播种量:每亩3—3.5公斤。
  1.5.3 适宜播种深度
  一般地膜覆盖种植播深一般6-8厘米为宜,若土壤墒情不足,应深播8~10厘米,播种时全田土壤墒情一致,深浅一致,覆土良好,镇压严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做到一播全苗。
      1.6 调整播种机械
  根据种子大小,更换排种盘,过大和过小的种子捡出;作业时,机组要对正作业位臵,保证行距均匀一致;膜头要用土压住、压紧,前进速度应均匀,作业中不得转弯,不得倒退,保证铺膜质量;适当调整各个工作部位,比如播种深度、行距、株距、施肥量、起垄高度、地膜的横向和纵向拉紧程度、覆土量等,保证作业质量。
  2 机械化收获
  2.1收获机械选择
  选用4YS-1.5A型玉米割晒机,完成玉米割晒任务;农用车秸秆运输;部分机械剥皮;秸秆揉丝粉碎;青贮(黃贮)等作业任务。“4YS-1.5A型玉米割晒机”是克州白星农机修造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克州农机推广站研制、生产,采用悬挂提升机构应灵活,可靠行走。效果达到茎秆铺放合格率:大于95% ;机组生产效率:最高可达8--12亩/小时;事故故障率:小于2%。
  2.2,确定适宜收获期
  根据玉米生育情况和气候特点确定适宜收获期。当玉米籽粒变硬,出现黑层,表现出本品种色泽时,及时进行收获。收获后的玉米秸秆仍保持青绿,可进行青贮。
  2.3机械作业要求
  作业前进行要检修和调试机具。作业时玉米割晒机行距应与玉米种植行距相适应,行距偏差不宜超过5㎝。使用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植株倒伏率应<5%,否则会影响作业效率;掉头、转弯、倒车时应升起割台;随时注意观察机械作业情况,发现拥堵、漏收、发动机声音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停车排除和调整,田间停车和地头转弯时,不应立即切断机组动力,待全部玉米完成扶秧后方可完全停止机器,以免造成机器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