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燕山特色坚果产业发展 力促京津冀生态经济一体化
03.02.2016 11:19
本文来源: 科技信息服务
燕山特色坚果产业跨域京津冀三个行政区,因缺乏整体产业规划,造成产业定位和发展重叠,资源配置效率低等问题。北京市科委支持北京农学院、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北京农科院等优势资源单位实施“燕山特色坚果新品种耐旱丰产技术研究集成与科技示范”课题,将通过燕山特色坚果耐旱丰产技术研究,提升山区创新能力和生态环境功能,提高特色坚果产业品质和产量,促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和生态经济一体化建设,以及生态富民坚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燕山山脉地区板栗、核桃和榛子等特色坚果兼有经济和生态价值,其中北京市板栗面积67万亩,占果树面积29.1%;河北省板栗面积380万亩,占果树面积13.9%;核桃面积340万亩,占12.5%。板栗、核桃作为阔叶林树种、根系发达,有利于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减少面源污染,是构筑重要生态屏障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坚果。
该课题将筛选出适合山区板栗、核桃和榛子的早熟、抗旱新品种,研究适宜山区的“根部灌溉器”和根系定位灌水耐旱节水综合配套技术,集成研究耐旱丰产高效栽培技术,并在京津冀地区进行示范推广,通过降低灌溉用水克服水分缺乏给产业带来的制约因素,推动特色坚果产业健康发展和精准扶贫,促进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加强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来源: 科技信息服务
03.02.2016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