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新技术为秸秆找到出路
环境保护部公布了今年10月1日至6日,全国秸秆焚烧卫星遥感巡查监测情况。数据统计表明,在全国范围内,火点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辽宁等9省(区)。
秸秆焚烧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要解决焚烧问题,关键是为秸秆利用找到出路。在日前中国科协、江苏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等主办的“中国科技论坛——资源环境与绿色化发展产学研政论坛”上,东南大学教授、教育部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重点实验室主任肖睿说,以生物质快速热解新技术来制造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生物油产率最高可达75%;生物油体积不到生物质的1/5,节省85%以上运输成本等,有望突破当前秸秆焚烧和利用的困境。
我国每年秸秆资源总量约6.8亿吨,可获得量约5亿吨。据农业部《农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预计到今年,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将达9亿吨。
化石能源是有限的,生物质资源可再生再利用。肖睿说,在当前低油价的背景下,利用生物质含氧等特性,制备高价值含氧化学品是可行的途径。
“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备液体燃料和化学品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肖睿说,该技术可用小型的快速热解装置,将秸秆等生物质就地转化为生物油,是实现生物质分散收集、集中处理较理想的处理模式。生物油产率最高达75%,含有相同能量的生物油体积不到生物质体积的1/5;生物油可方便运输到炼制厂,进行集中化炼制。
从经济性来看,以一台处理量为10吨/天的制油装置为例,秸秆单价为300元/吨,考虑到秸秆的季节性,每年按180天工作时间计算,装置投资150万,每年收益63万元,装置的回收期为3年。
据介绍,我国在生物油提质制备含氧液体技术方面并不落后。在国家“十二五”“863”项目支持下,采用生物油重质组分制氢、轻质组分超临界酯化—催化加氢技术,已建成“千吨级生物质催化转化制备含氧液体燃料(醇酯类)”示范系统。
“热解—催化提质关键技术突破后,我们和扬州一家企业合作获得2014年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资助,将建成一条生物质制油装备生产线。”肖睿说,秸秆分散在田间地头,收集运输成本高。如有设备直接到田边把秸秆转变为燃料或化学产品,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于是,肖睿领衔的课题组研制了生物质移动式热解制油装备,并已获国际专利和中国专利授权;还拟将课题组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质热解—提质技术,与加拿大公司技术合作,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移动式生物质快速热解与生物油提质成套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