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产业援疆:资源市场获双赢
新疆与北京时间存在两小时时差,下午4点记者到达时,正是一天中光照最强烈的时候,在烈日的炙烤下,阵阵热浪在粗粝的沙石和淡蓝色的光伏板间腾起,戈壁的广袤与光伏板的整齐划一,展现出大自然与工业文明交织的美感。而与这种美感相匹配的是该电站全年15225万千瓦时的发电量,这不仅是新疆单体最大地面光伏电站,也是湖北省产业援疆的典范项目。
湖北对口援疆工作始于1999年,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始后,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坚持把产业援疆作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的关键,发挥湖北与博尔塔拉双方产业优势,积极推动两地产业合作,培养当地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形成援疆工作的实质推动力。
顶层设计鼓励赴疆兴业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湖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上指出,借助对口援疆工作平台,大力推进湖北向西开放,充分利用向西的资源,积极开拓向西的市场,千方百计帮助受援地培育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促进两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为鼓励湖北企业产业援建,湖北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互利双赢的原则,出台了《关于鼓励湖北企业赴新疆博州和兵团农五师投资兴业的若干意见》,在产业援建引导资金争取、赴疆企业政策补贴、金融直通车等方面为援建企业和项目提供服务与扶持。
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施真强介绍说,湖北省积极实施“两区一通道”(博州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汉新欧大通道)战略,以产业援建为支点,构建向西开放大通道。
前方指挥部与州、师市和湖北省有关单位共同组织举办项目推介会、座谈会、恳谈会50余场次,共组织40多批次、330余家湖北企业参加亚欧博览会和来博州、五师双河市考察洽谈,并利用中博会、华中旅游博览会等平台,加强博州优势项目包装与推介。
湖北省大力支持博州产业园区建设,帮助受援地筑巢引凤。组织省内东湖高新区、襄阳高新区、宜昌高新区等12个国家级开发区与博州五台工业园(湖北工业园)、五师荆楚工业园、金三角工业园对接共建。将博州、五师的招商引资项目纳入湖北省招商项目一并招商,并针对纺织服装、专用汽车、建筑建材等新疆具备资源和外贸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专项招商。
目前,在博州、五师双河市落地的产业援疆项目企业共计50家,其中,建成投产企业30家,在建项目20个,累计完成投资达65.5亿元,创造就业岗位3700多个。随着以楚星能源、九州方园光伏发电、普耀玻璃、博海水泥、平云工贸专用汽车、武汉高农金宏祥种业为代表的一批援疆项目和企业的建成,产业支撑成为受援地经济的发展亮点。
资源与市场的双赢选择
2012年,湖北宜昌企业九洲方园决定进军光伏发电市场,原计划项目选址在年发电小时数达到1800小时的哈密、酒泉等一类光照资源地区。湖北省援疆办通过新疆发改委得知该项目后,立即通过宜昌市政府联络九州方园,希望将项目落地到对口援建的博州地区,并打造成为湖北产业援疆的标杆项目。
然而,九州方园调研发现,博州地区年发电小时数只能达到1400小时左右,属光照资源二类地区。以30兆瓦的光伏发电规模计算,年发电量相差1200万千瓦时,收益减少1200万元人民币。
盈利的落差使公司内部产生了分歧,经过反复讨论,项目最终还是落地博州。九州方园董事长张崇超认为,投资博州一方面是通过产业援疆,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是资源和市场的选择,博州土地资源潜力巨大,非常适合发展大型光伏电站,同时博州是连接中亚市场的重要通道,九州方园希望借助博州的区位优势,把光伏产品推向中亚市场。
产业援疆使茫茫戈壁变成了城市发展的“清洁电能基地”。九州方园博乐地面光伏电站今年已累计发电7450.45万千瓦时,全年计划发电15225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省标准煤86720吨。
从企业落地到全产业链进驻
“十堰是中国的‘汽车城’。援疆前我在十堰市与东风公司政企共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对东风公司和汽车企业非常熟悉,来新疆工作后,我极力推介十堰汽车企业带着产业链来博州投资。”十堰市援疆工作队队长杨长春讲述的是由单一企业落地,带动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整体进驻的愿景。
一辆辆专用汽车从兵团五师双河市荆楚工业园缓缓驶出。这是十堰市平云工贸公司与兵团第五师新运公司、89团合作的专用汽车改装项目。项目总投资4.68亿元,可直接带动当地就业1300人。
平云工贸专用车项目的落地并非一帆风顺,平云工贸总经理方云飞告诉记者,“没有整车厂支持,没有零部件产业链供应,没有销售渠道,没有物流通道,当初来新疆建厂,我们顾虑颇多。”
为使平云工贸安心投资新疆,十堰市和援疆工作队做了大量前期工作。据杨长春介绍,十堰市利用与东风汽车公司长期的合作关系,帮助平云工贸与东风公司在新疆的汽车生产厂对接,为其提供用于专用车改装的底盘车和主机。同时,以十堰新疆商会为主体,建立汽车销售平台,帮助平云工贸解决销售渠道问题。
随着平云工贸第一批专用汽车的下线,五师也实现了兵团历史上的三个第一:第一次建成现代化汽车生产线,第一次制造专用汽车,第一次实现汽车出口。
平云工贸今年计划生产各类专用汽车1500辆,产值3亿元,出口1000万美元;计划生产农牧机械300台套,产值1亿元。并着手在伊朗、吉尔吉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设立分公司进行专用汽车销售。
随着十堰汽车产业西进,越来越多的十堰汽车企业谋划来新疆兴业。今年8月4日,第五师双河市与湖北省十堰市世纪安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1.1亿元农业机械项目签约。十堰汽车产业“依托地域优势,搭建汽车生产平台,带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链集群式发展”的产业援疆路径已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