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宿县:“清单制”促解决问题
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围绕“解决啥问题、由谁来解决、何时解决完”三个环节,探索推行“清单制”促进解决问题,赢得了群众满意和信任。
温宿县克孜勒镇喀拉萨村地处台兰河灌区下游,这几年由于气候原因,用于灌溉的水开始减少。同时,由于该村用于抽水的电网线路老化,线径过小,负荷满足不了灌溉机井抽水的过电需求,造成经常断电,使该村8800亩农田的灌溉问题成了困扰全村350户村民的大问题。
克孜勒镇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业生产灌溉用电问题进行立查立改。该镇党委联合自治区信访局住喀拉萨村工作组、温宿县供电公司实地察看了喀拉萨村农业生产灌溉用电情况,并制定下发了《关于解决克孜勒镇喀拉萨村350户村民灌溉井用电难的实施方案》。按照该方案,温宿县供电公司出动人员20人(次)、车辆5辆(次)参与用电线路架设改造工作,新立12米电杆6根,安装跌落保险等附属配件6套,更换老化电线2000米,并对主干线路到村民机井用电线路进行安装改造,彻底解决了喀拉萨村350户村民8800亩耕地灌溉难的问题,使村民用上了“安全电”、“放心电”和“满意电”.
在整改过程中,温宿县供电公司结合该村村民收入不高的实际,减免该村近20余万元的线路安装费用。
解决枣农销售难题,是温宿县实行“清单制”的一大收获。“今年暴恐活动不断干扰,内地的客商还会来吗?红枣还能卖个好价钱吗?”随着红枣即将进入丰收季节,温宿县不少枣农对红枣销售问题忧心忡忡。温宿县供销社为消除枣农忧虑,通过成立红枣产业协会的方式,为群众解决红枣销售问题提供帮扶指导。按照“协会式管理,市场化动作”的经营模式,目前已组织全县37家红枣加工企业加入红枣协会,并依托这些加工企业创建红枣销售平台和销售网点。 “自从入会以来,协会经常组织我们参加培训,提供的技术服务非常实用,红枣销路也提前统一联系好了,大家心里都踏实多了。”温宿县克孜勒镇枣农艾尔肯·斯迪克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