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提醒:冬季干燥 需小心静电火灾

10.12.2014  17:02

  近日,网上有一段视频传得很火。视频中,一名身穿白色衣服的女子去加油站加油,走到油箱口附近时,她有个拉扯上身衣服的动作。接着当她将手伸向加油枪,加油枪和油箱口的连接处突然碰出熊熊的火焰,火焰的高度几乎有人的半身高。一见起火,女子慌忙拔出加油枪,用脚踩灭了火苗。在这则让人震惊的视频里,导致起火的是女子拉扯衣服时产生的静电。而眼下干燥的冬季,正是静电活跃的季节。

  什么是静电?

  所谓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或者说不流动的电荷。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而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静电现象也分为正静电和负静电。无论是正静电还是负静电,当带静电物体接触零电位物体(接地物体)或与其有电位差的物体时都会发生电荷转移。

  生活中,很多常见的静电现象都是“摩擦起电”。所谓“摩擦起电”,即在摩擦过程中,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质,会把束缚电子能力较弱物质的电子“吸引”过来。这样,一个物体失去了电子,另一个物体则得到了多余的电子,摩擦的双方都带上了电荷。

  静电有什么危害?

  在工业生产和运输中,尤其是和油类、粉尘、易燃化学品等相关的行业,因静电放电发生火灾、爆炸的事故时有发生。运油的槽罐车上有一根拖在地上的铁链子,就是为了及时将静电导入地面,防止发生事故。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静电,其瞬间的电流和电压可以达到很大,但因其电量小,放电时间极短,人虽然感觉到被电了,但却没有什么大碍,还没有听说过生活中因为静电危害人体健康的事情发生。秋冬天气干燥,人体皮肤分泌的油脂增多,确实更容易产生静电。但微小的静电对人体有何具体危害,医学上尚未明确。据一名纺织行业的业内人士透露,一般来说,百分之百的纯真丝衣物不会产生静电,全棉的衣物也不易产生静电。因此如要防止静电,最好选择这两种材质的衣服。 

  怎样预防静电的骚扰?

  静电害怕潮湿的环境,因此家中预防静电最好的方法就是加湿。比如使用加湿器、勤洒水、勤拖地等都是不错的方法。塑料梳子摩擦头发容易起静电,不妨改成木梳、牛角梳等,或是梳头前把梳子用湿毛巾弄湿。选择穿全棉的衣服,少穿化纤衣服,也可以减少身体产生静电的机会。秋冬季节要勤洗手勤洗脸,让电荷通过水分及时疏散。触摸金属门把手前,不妨先摸一下墙壁“放一下电”。坐公交车时选择扶塑料把手,或是先用钥匙的尖端碰一下金属杆,可以有效预防坐公交车被电。最后就是天气干燥时,在家尽量不要穿绝缘的塑料拖鞋,防止电荷累积电到自己。

  针对静电在自助加油时可能引发的火灾隐患,消防部门提醒车主加油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加油前切记用手触摸加油机下方手形标识处将静电释放;

  二是加油时将油枪在油箱口轻碰一下以消除静电;

  三是加油中途人不要回到车内,防止静电再次上身;

  四是加油枪应尽量伸入油箱口,减少加油过程中挥发的油雾;

  五是加油完毕请稍等片刻待无余油后再将油枪抽出。

  若自助加油时油枪口冒火情况已经出现,车主千万不要惊慌,应马上停止加油作业,然后迅速用灭火器将火扑灭。因油箱内缺乏空气,火舌一般不会进入油箱。倘若在冒火后马上将油枪从油箱中抽出,则有可能因油气接触外部大量空气导致更大的火势,甚至引发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