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依旧》:传承伟人“红色气质”

08.08.2016  14:07

近日,《海棠依旧》电视剧已经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放完毕,该剧是由中央电视台、河北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共同合作、精心打造的41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该剧凝聚了各出品方及主创、主演对周恩来总理等革命前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更是向周恩来总理诞辰118周年的献礼。同时,《海棠依旧》也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重点作品推出。

日前,由河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河北新闻网承办的《热点聚焦——《海棠依旧》:传承伟人“红色气质”》在线访谈栏目第28期上线,特邀河北影视集团董事长申晓义,著名剧作家、河北省文化厅原巡视员孙德民、电视剧《海棠依旧》美术指导李伟以及诗选刊主编刘向东、新华社河北分社新媒体中心原副主任杨新河、省文联《当代人》杂志主编郭文岭六位嘉宾一起聊一聊该剧制作背后的故事。

第一部分:耗时6年打造精品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

记者:《海棠依旧》讲述的是从新中国成立到周总理逝世期间,周总理工作和生活中的感人事迹,为什么要选择制作这样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呢?

申晓义:一是职责所在,二是心向往之,第三是努力做好我们自己熟悉的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是表现革命精神、传导中国力量、展示崇高情怀的最好和最直接的载体之一,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用全部生命和忠诚,在为共和国创下丰功伟绩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同时也给我们创作人员留下了优质的创作题材资源。拍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是我们国有影视机构应有的职责和担当。

我们河北20多年来在坚守主旋律创作、坚持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和拍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方面有着很好的传统和成功的经验,比如我们这支创作团队,从拍摄《少年毛泽东》、《青年毛泽东》和《谁主沉浮》等作品起,20多年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心得。在我们成功的拍摄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之后,我们对周恩来的伟大公仆精神和堪称“全党楷模”的崇高人格又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新的认识,并且在创作方面有了突破创新的准备和信心。所以我们在经过认真思考和准备之后决定上这样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

记者:这部电视剧在编剧上最大的特点和亮点在哪里呢?

孙德民:这部电视剧是写周总理从建国初期一直到1976年病逝,27年在西花厅的工作和生活。无疑这是一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我认为突出地表现在它的几个特点和亮点上。

第一个特点和亮点,就是它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浓墨重彩地刻画人物,成功地塑造了周恩来总理有血有肉的形象。因为许多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虽然也写人物,但是笔墨多是用在写事件上,但是《海棠依旧》主要是写人物,它以周总理为中心,以周总理的心理和情感的发展作为脉络,以总理的心理和情感的波澜作为依据。

第二点就是它的文献价值。这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写周恩来从建国初期到病逝27年漫长岁月的一部电视剧,写总理的人格风范,写总理的卓越智慧,写总理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贵品质,虽然它是以总理的感情和心理作为脉络来写,但是有那么多历史事件、重大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写的非常丰富浩瀚。它真的像一部史诗,非常深刻厚重;也像一面镜子,非常真实和清晰。

第三点这部戏充满了艺术质感。编导者善于选择细节、创造意境,并通过细节和意境,产生一种艺术感动和艺术的冲击力。有许多细节,比如说当《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的时候,先是孙维世唱,后来总理、邓颖超三个人唱,再后来是海棠树下总理的工作人员、警卫战士一起唱,总理指挥。这写出了人心里的那种激越和澎湃,而且写出人心里的那种民族精神。还有周总理接见那几个在开国大典上和敌机去拼死的战士时,总理送有国旗、国徽和国歌的礼物,而且他知道每个战士的情况,几个战士结婚了、李虎的两个哥哥都牺牲了,最后总理含着眼泪给大家敬了一个礼,这样把总理那种深情的、非常痛惜的感情通过细节表现出来了。

最后到整个电视剧结束,总理在临逝世之前,用非常小的声音嘱咐,撒骨灰不要占更多的时间,因为非常浪费机油,而且不要撒在有人的地方。总理一直到逝世,他的从大局着想、严格要求自己的风范表现得都非常充分,所有这些细节,都闪烁着总理的这种思想。

记者:为什么要请孙维民、唐国强、黄薇等这么多实力演员来拍摄这部电视剧呢?

申晓义:《海棠依旧》是一流的优质题材,周恩来总理是中华民族和我党一流的形象代表,要拍摄一流的电视剧精品,必须汇聚各方面一流的创作资源,用创新的方式尽可能完美地呈现,所以我们按照“高端要求,合理配置”原则,将国内外业界最适合人物的优秀艺术家和演员请来,与我们共同合力打造这部力争一流的电视剧,共创精品,共同为努力创造一部“高峰”之作不遗余力。

记者:据了解,这部电视剧拍摄前后共耗时6年的时间,作为出品方,资金上的压力应该也是比较大的,为什么要顶着压力对这部电视剧如此地精雕细琢呢?

申晓义:面对这样的优质题材,只有心怀虔诚做精品才是我们应有的职业操守,否则愧对先贤,也有悖我们的创作初衷。在电视剧产能相对过剩的产业时代,拍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必须拿出加倍的努力和实质的资源支撑,才可能脱颖而出,才可能达到被党和人民以及市场平台认可的可能,才可能成为公认的特色精品。感谢联合出品方和中央电视台以及河北广播电视台与我们共同携手共同担当。

再一个就是精品产生必须付出应有的代价。急功近利不行,投机取巧必败。只有拿出全部的真诚勇气、智慧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付出足够的激情创作、资金投入、时间冶炼和整个团队的长时期的心血结晶,遵循规律、一丝不苟,全力创新才有可能完成好这样的任务。我们全部按摄制电影的硬件和技术水准来完成这部高品质的电视剧,所以在时间、投资上要比普通的电视剧付出加倍努力。因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有更高而且更为严格的“行业标准”,只有达到这个标准,并努力有所超越,所有的努力和坚持才可能得到价值实现。

第二部分:“处女座”剧组打造重大题材和审美追求相统一

记者:《海棠依旧》很多场景据说都是在正定荣国府影视基地拍摄,为什么要选取这里作为拍摄地呢?

李伟:总理生活了27年的西花厅,是明清式的建筑,屋外有很多的海棠树,我们做过很多调查,也去了包括天津的周邓纪念馆,但是作为真正的有文物价值的地方,想拍摄一部电视剧是很不方便的。后来我们经过在全国各地寻找,最后发现正定荣国府,一个是明清建筑多,虽说是苏派的建筑,但是做一些改动和装修就能达到我们的这个效果,而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它的院子里种了有那么十几棵30年树龄以上的海棠树,恰恰契合了我们这个戏里头西花厅的那个气氛,经过我们对整个园林景致改造,尽量贴近总理当年生活过的地方,最后在镜头里头和大家看了电视剧以后,对场景还是比较认可的。

记者:《海棠依旧》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后,网友称,整个剧组都是处女座,剧组是如何做到这种准确无误还原历史真实的呢?

李伟:处女座这个事儿应该只是笑谈,这是我们专业影视人的一个操守。六七十年前发生的一个故事,本身想还原历史是非常难的,用一个物事人非来代表这六七十年间的发展,已经远远不够,很多东西已经不存在了。我们为此做了很多方面的资料搜寻和调查,甚至与当事人谈话,不遗余力地还原当时的历史。

在北京和其他地方的道具库,我们把当年有代表性的各种道具收集到手,各种时期的照片及景致都收集到手,尽量做到与当年的气氛相融合,让所有的人,不管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还是没有经历过那年代的,一旦进入这种场景和气氛,能有一种代入感,能让我们似乎回到当年那个时候。

记者:《海棠依旧》是如何实现在题材的重大与审美的追求上达到较高程度的统一,又如何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坚持不懈的美学追求和艺术创新结合起来呢?

孙德民:越是重大的题材,越难于用较高的审美追求,但是越是重大的题材把它变成电影电视,越需要有较高的审美追求,因为这是牵扯到一种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问题,涉及到宣传层面和审美层面的关系问题。

一般的重大历史题材,第一人物真实,第二事件真实,但是把重大的题材变成电视剧或者变成电影,那么观众看到的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是看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在艺术感动当中得到一种人文情怀。所以它跟读历史和报告文学不一样,它不再是那种宣传、教化、指导、灌输一种思想和或者一种导向,它是在潜移默化当中要受到一种人文关怀。就像《海棠依旧》一样,它在审美追求上要“突破”要下功夫,它不一定完全是原来非常真实的细节或者是事件,它一定要把生活题材跟高度的审美追求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审美追求和艺术创造,因为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创作有温度、有筋骨、能够鼓舞人的正能量的作品,只有这些作品才能够站在当代的思想高度上,才能表现当代人深层次的困惑,它可以传达当代思想、当代哲理,它才能够给人们送去温暖、凝聚人们的共识,战胜这种困难和坎坷,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当中能够努力的往前走,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时代的需要,也才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部分:用浪漫主义情怀传承伟人“红色气质

记者:有人说,通观全剧,如同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这部电视剧展现了伟人的哪些“红色气质”呢?

孙德民:看完这部电视剧以后,我们确实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因为我们被电视剧中总理的形象感动了,被总理的“红色气质”感动了。总理的“红色气质”,是他自觉地当全中国人民公仆的精神,是为党、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殚精竭虑、废寝忘食的精神。正是因为有这种公仆意识,他才能够为党为人民无私地贡献一生。

另外一点就是周总理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定不移,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贞。他在国家危难和人民危难的时候,表现了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

在电视剧中表现总理“红色气质”的地方很多,比如作为一个国家总理,他那种运筹帷幄、处事不惊,能够克敌制胜、化险为夷高度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艺术也是他的“红色气质”。他对部下、对战友、对战士、对亲人深沉的大爱和骨肉深情,特别是在遇到危难时,他的那种关爱、那种同情、那种隐忍的精神,这也是他的“红色气质”。还有他对自己、对家人、对亲戚、对手下工作人员克已奉公、清廉俭朴和严格要求,这也是他的“红色气质”。周总理的一言一行,都闪耀着他“红色气质”的光辉,就像海棠一样,这些“红色气质”都开放在观众的心里。

记者:在当今社会上,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伟人的这种“红色气质”呢?

申晓义:按照习总书记“七一讲话”的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进行创造中,我们要尊重规律、深度开掘、力戒浮躁、不断创新,在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人间正道上努力前行。

记者:怎样来理解并看待影视剧中的“河北现象”的呢?

申晓义:影视界“河北现象”是河北影视人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业界领导、专家、同仁们真心支持下,我们共同努力,不忘使命,合力担当的阶段性的“风景”。

记者:您是怎么理解“河北现象”的呢?

孙德民:我们河北的好多红色电影电视剧,再加上其他的电影电视剧,被专家和领导赞誉成一个“河北现象”,比如说《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太行上山》、《我的故乡晋察冀》,包括《闯天下》、《打狗棍》、《先遣连》等等。

我觉得“河北现象”主要有这么三个内容:第一是它讲的都是河北故事,特别是红色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它应该是河北厚重文化的一种特别呈现,是河北文化的一个名片。

第二个是它的文化传承。这些影片都是以河北文化作为根基,特别是重大历史题材,它也是在燕赵文化这种深沉底蕴的基础上一种发现和拓展。

第三点是这些主创人员都是河北的,比如说陈力,导演了很多包括《总理的四个昼夜》等作品,因为他对生活的忠诚、对人物的忠诚,使他能够塑造为艺术感动的人物,还有像郭靖宇、范建会。还有就是制作人、出品人,因为他们的策划、组织,才能够出现这么多的优秀电影、电视剧,才能够让人家成为“河北现象”。产生的原因我觉得很多,领导部门的重视、投入、关心,有效的组织、策划,还有就是艺术人员的辛勤的耕耘,再就是我们强强联合、资源优势的配置。

借着河北现在影视发展,我觉得要强化,第一点是顶层设计,打造优秀的作品;第二点是高端的结合,强强联合;还有一点就是走进市场,组织有效的投入。这几点弄好了,能够使“河北现象”更加发扬光大。

记者:河北影视集团还将采取哪些具体的做法,进一步地推动河北影视事业的发展呢?

申晓义:“走正路、做精品、出人才、兴产业”是我们过去和现在的基本思路和做法。下面我们将不忘基本原则使命,做优内容主业,做强品牌阵地。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在与新媒体的紧密融合中,在健康资本的积极引入中,为主旋律精品在两个效益的丰收中,不断赢得尊严,为河北影视事业、产业多元化的发展不断壮大实力,为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提高贡献率。

记者:对这部电视剧的整体印象是什么呢?

刘向东:我对《海棠依旧》的整体印象,其实就是一个字:好。它的好是整体的、是综合的。首先策划的非常好,恰逢其时,正是纪念总理逝世40周年。它的编剧也非常好,细致入微;导演把握也非常好、非常有度。从整个编导的角度上来看,在大事上不虚,在小事上不拘泥。而且能够尊重历史、尊重艺术规律,并且有他们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艺术想象力。演员也非常好,演总理的叫孙维民,我觉得他是全身心的投入,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他是真带着感情在演这么一个角色。给我的感觉就是说他不是在演,你上去一看,好像觉得就是总理,这种感觉非常好。

所以我觉得它是从整体上各个要素都不可或缺的。它实现了对优质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艺术上和社会效益上,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所以我看了以后就开始追着看,有时候出差落下了,回头再补上。我父母也在追着看,他们是在等着看,老早就坐那等,看完了以后再磨叨一会儿,再做点评价,甚至我父亲还跟我讲了好几个剧本之外关于周总理的故事。

记者:这部剧哪些方面觉得感人至深,令人会心,令人警醒呢?

刘向东:我觉得最感动我的不是情节,我们许多的影视注重情节,但是这个不是,他注重的是细节,是那种历史细节和人物细节的刻划,还有那种形象塑造。比如说后来总理他弟弟写了一封信,那是千古以来的第一家书,包括在邢台抗震、亲手写灵牌,别看是那么小小的一个举措。说起来这种例子太多、太长,但是这一些细节切实的告诉我们什么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什么叫人民公仆,那种感觉非常充分,他是活生生的一个呈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宗旨,我们把它写在党章里边,我们都牢记于心。但是这样一个电视剧它是靠形象,它赋与为人民服务,成为整个电视剧的一个灵魂,我觉得这是非常动人的地方。

会心的地方也很多,我想说两三个小小的方面。一个是这样一部电视剧,它围绕着以周总理为核心的老一代革命家的形象,但是看完了以后我就觉得,它不仅仅如此,它其实是在展示共产党人的形象,就是说总理去世40年了,那么看电视也好还是不看电视也好,我们时刻都感觉到他在,他并没有离去,他这种在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心灵的存在,也是理想信仰的存在,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会心的地方。

还有就是我自身,刚才我也谈到了看着看着有时候,我会把自己给摆进去,你会使自己成为剧本的一个角色,参与到他的创作之中去,当然这里边也会有一些思考,就是同样是在历史的舞台上也好,还是在人生的舞台上也好,那么我们这样一个角色能够有什么样的担当,我们能不能就像总理一样,也去不忘初心、鞠躬尽瘁。

还有一个就是这部戏里加了很多河北元素,包括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甚至还有民族的,传达的都是正能量,加的恰到好处,我从中体会河北人的这种气度,甚至我感觉到这里边能提炼出河北精神,或者是说能够展示出我们河北特有的一种文蕴,非常好。

记者:《海棠依旧》这部电视剧,为什么能让我们更加的动容、动心、动情呢?

郭文岭:电视剧《海棠依旧》从7月4日在中央一台黄金时间播出,一开始我就是几乎是每天都按点看,不管自己多忙,也得腾出时间来看,哪怕是看不了,也得换个时间,从网上从手机上搜出来再看一看。每次看都特别的感动,感动得落泪,有时候真的是止不住热泪奔涌的那种感动。

我们家的人也都特别喜欢这部电视剧,这个电视剧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精品力作。作为60后,我们这代人都是周总理的粉丝,打小就是。之所以一天接一天拿出很多时间来观看这部电视剧,从根本上讲,除了对总理的感情以外,这个电视剧特别的优秀,它的艺术魅力、艺术质感来吸引着我们,每天不停地看下来。

关于在艺术方面众多的突破跟创新,是这里面很多的细节特别的感人,我就说一下邢台大地震这一段剧情里面有几个细节,当时就特别感动。

第一个就是总理到震区之后,正遇上乡亲们安葬在震中遇难的亲人,总理见了一个姓孙的大爷,他想找人给自己亲人写灵牌,总理说我来给你写灵牌吧,就给他的老伴还有儿子写灵牌。我感觉总理就把百姓那种伤痛跟自己的那种伤痛完全的融为一体了。

还有就是总理给灾区的乡亲们讲话,讲话的时候风很大,他一个人选择逆风的风向,站在比较高的地方,就是为了让乡亲们能少受点风寒,那种无微不至的体贴、关怀,就在这个细节里面。

还有就是总理正在看受伤的伤员,这时候余震发生了,总理不自觉的就拿自己的身体去护旁边那个受伤的小女孩。我们小的时候就有一句话叫“人民的总理人人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总理去世之后十里长街送总理,那种场景我们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如在眼前。所以说总理爱人民的故事能写很多本很厚重的大书,但就邢台地震中这场戏,这几个情节我就觉得已经是非常深刻,把总理跟人民之间那种深深的情意体现出来了。

记者: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应该从周总理身上学习一些什么呢?

郭文岭:我自己就是做文化、文艺工作的,比较重点地关注这方面的内容,比如总理跟他的义女孙维世之间父女情这么一个叙事线索。孙维世是烈士的后代,是总理的义女,也是新中国党培养起来的一个非常优秀的导演,有人称她是“新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总理跟他的义女日常交往当中,就非常关心孙维世的艺术创作和她的成长。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初,50年代初期,孙维世写了一部戏,叫《同甘共苦》。《同甘共苦》当时获得了很大成功,但是有一个戏剧报的主编叫张颖写了一篇文章批评了这个戏,提出了不同意见。孙维世感觉非常地不理解,非常地委屈,后来总理跟邓大姐在百忙之中把张颖和孙维世叫到一起,跟他们吃了一顿饭,在饭桌上非常语重心长地谈到文艺批评的问题,说艺术家要有胸怀,要听得不同意见,只有听得不同意见,才能促进戏剧事业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后来到了60年代,大庆油田出了油了,总理特别高兴,他就鼓励孙维世去大庆深入生活,跟老百姓一起,跟石油工人和家属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后来孙维世回来之后,创作出来一个非常好的戏,叫《初升的太阳》,在国内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

后来也是在大地震的时候,总理到了邢台地震现场之后,有很多文艺工作者下去慰问演出,其中就包括一个音乐家叫李劫夫。总理跟李劫夫是老朋友,他一见到李劫夫,眼睛就特别亮,大老远就非常亲切地喊“劫夫”,这么一招呼,我心里头好像我就是李劫夫似的那种感觉,特别亲切。总理以前承诺过,说劫夫创造出特别好的作品来之后,他要演唱他的作品,他就借这个承诺,在灾区现场跟劫夫一起为乡亲们唱《我们走在大路上》。当时是非常有时代特点的一首歌,把现场的群众那种心情、那种斗志全给鼓舞起来了,这是其他的东西没有办法替代的文艺的力量。

所以我看《海棠依旧》还得到这方面的收获,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真应该是深深体会总理对文艺工作、对文艺工作者那种重视、那种关心、那种爱护,包括他对文艺批评提出来的要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特别是要能接受不同意见,要有胸怀。

记者:《海棠依旧》传递的共产党人情怀,对我们当下和未来有哪些启示呢?

杨新河:《海棠依旧》播出之后,之所以在全国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响,就是我们目前全民族提出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跟中国共产党人早期呼喊“为中华民族之崛起”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现在看《海棠依旧》,对我们现在和未来的昭示,我觉得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来体现。

首先,像总书记今年讲话的时候提出来的“不忘初心”,就是我们共产党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为了谁、依靠谁,这个问题是我们现在全党、全国上下正在学习、正在探讨的一个话题,我们仔细研读总书记提议讲话,其中有十次提到“不忘初心”。总书记为什么讲“不忘初心”,其实《海棠依旧》用老一辈革命家,特别是周总理,他的言谈举止,他处理问题的每一个细节,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们回顾历史就是为了展望未来,从新华社十八大之后报道习总书记活动,在全国尤其是国内考察活动相关报道可以看出,总书记讲“不忘初心”是多次,他不仅仅是今年我们建党95周年提出来的话题。我们记忆犹新的是2014年6月,总书记到焦裕禄曾经工作过的兰考县,探讨群众路线教育,对这个问题调查研究的时候,总书记就提出来“学习焦裕禄,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忘初心,展望未来”,这是总书记在学习焦裕禄调研的现场提出来的。

2013年年底的时候,总书记到山东荷泽县调查研究,在座谈中总书记引用了一副古对联,这个古对联上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是“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说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总书记引用的这个对联,是河南内乡古县衙悬挂的一幅对联,总书记用这个对联很浅显的文字说明一些大道理,就是我们共产党人从哪里来,我们依靠谁,为了谁,实际上是回答了这个很深刻的道理,就是“不忘初心”。

记者:《海棠依旧》这部电视剧的成功,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郭文岭:《海棠依旧》这部电视剧大家发自内心的愿意看,追着看。它之所以成功,不仅在于它贴近时代的现实政治情怀和社会历史情怀。同时它也是一部艺术质感非常好、非常优秀的作品,其思想性跟艺术性的完美融合,我感觉是充分体现了主创团队孜孜以求、十年磨一剑的精品创作的精神。我除了看这个剧之外,也看一些相关的报道,也了解了他们在创作过程当中吃了特别多的苦,之后从意象、场景各个方面,细节的选择、演员的表演,都是用诚心、用匠心的真情融入在打造这部剧。

十年磨一剑”,其实也应该是艺术创作、艺术生产当中所具有的“工匠精神”。今年年初,国家开“两会”的时候总理专门提出来 “工匠精神”,我觉得在艺术创作当中,也必须得发扬这种“工匠精神”,精品精神。

在这个方面,我们《当代人》杂志作为河北省重点文艺期刊,也是河北文艺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我觉得我们很有必要、很好地向《海棠依旧》主创团队学习,努力打造精品期刊,通过我们杂志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艺作品跟文艺人才,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广大读者更好地服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