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餐饮”首府成长记

26.07.2015  11:32

   

            美国汉堡、英式下午茶、韩国咖啡、泰国菜、俄罗斯菜……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乌鲁木齐的“洋餐饮”日渐增多,其中不乏一批经营十几年的老店。
              7月23日12时,位于乌市大湾北路的新疆西域轻工基地国家二类口岸内的外星餐厅老板玛买特?阿孜莫像往常一样,亲力亲为地招呼着来店里就餐的食客。
          因为时间原因,55岁的阿塞拜疆籍商人玛买特?阿孜莫没能将自己国家的美食搬上本届食品展交会,可他一点也不遗憾。
          玛买特?阿孜莫坚信,能在乌鲁木齐成长15年,喜欢阿塞拜疆美食的食客即使在展会上找不到他,也会来店里点餐。
          在新疆西域轻工基地,不止外星餐厅一家异国风味餐厅,这里集中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等12家异国风味的餐厅、酒吧。这些“洋餐饮”是如何在首府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呢?

          异国风味飘香
          新疆西域轻工基地(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孙海玲介绍,自2007年格鲁吉亚风味的纳杰斯塔餐厅率先入驻基地以来,陆续有12家餐厅入驻,目前公司还准备在即将开业的西域国际酒店三期内诚招更多的国外餐饮入驻,在乌鲁木齐打造一个西域中亚国际美食园。
          孙海玲说,国际美食园不仅为外贸往来客商提供餐饮服务,还为当地各族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去处,丰富首府餐饮业态。
          乌鲁木齐饮食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京堂介绍,近年来,乌鲁木齐餐饮市场强大的包容性受到越来越多国外餐饮经营者的青睐。

          不断融合发展
          自2013年起,从中山路蕉叶泰国餐厅出发,沿着新华北路漫步,一公里内集中了韩国最大的连锁咖啡馆咖啡陪你、美国家喻户晓的60年汉堡老品牌汉堡王、安薇塔英式茶餐厅等10余家异国风味美食店。
          纷至沓来的异国美食,使新疆餐饮文化异彩纷呈,他们是如何落地生根的呢?
          伊犁人陈建辉是西域比什凯克餐厅的老板,他与吉尔吉斯斯坦人合营了4年餐厅后,独自接手过来,结合新疆回族口味,对甜腻的吉尔吉斯斯坦菜品进行适当改良,店里没有辣子的大盘鸡和加了奶酪的烧烤很受欢迎,每天客流不断。
            而纳杰斯塔餐厅因太过坚持原料食材、加工技法太过格鲁吉亚风味,无法适应新疆人口味,生意出现下滑,目前老板正在试图将店面转让。
          对于异国餐厅在首府不断融合发展,白京堂认为,外来美食的进入,不仅促使本地餐饮推陈出新,而且促进了新疆餐饮业的良性发展,给新疆本土餐饮业带来了更多思考。
          “洋餐饮”在首府从无到有,慢慢成长,并形成连片经营模式,目前已有20余家异国餐饮。白京堂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外资、外国厨师和团队来乌鲁木齐生根,并形成规模化发展。
          图为7月23日,来自阿塞拜疆的玛买特?阿孜莫正在用阿塞拜疆出产的土陶罐,为食客烹饪铁板土陶土豆烧牛肉。(本报记者李宁艳摄)
          □食客行
          “亲爱的胃,你还好吗?
          当吃货的胃遇上食品展交会里铺天盖地的美食,我们不禁要担心地问一句:“亲爱的胃,你还好吗?
          7月25日的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微风习习,一扫多日来的高温燥热。吃货们喜爱的各种热辣美食,在这样较为凉爽的天气下,可以放肆地开怀大吃。
          当日恰逢周末,人头攒动的室外展区美食摊位上,挤满了抢购美食的观众。
          在室外D展区的西南角,一家经营五彩棉花糖的小摊位前,挤满了小朋友、大朋友。
          25岁的唐雅琪是个棉花糖迷,她最爱的一款棉花糖,是以透明玻璃杯盛载着色彩缤纷的甜品,杯口顶着一大朵棉花糖,轻飘软绵得如一团云,形状也如云一样层次分明。
          室外火锅展区里,热气腾腾的火锅前,坐着不少火锅迷。水与火铸就的味道,回味无穷。
          一锅热气腾腾的香油随着锅底温度升高翻滚着,倒进切好的各种菜品,很快浓郁的香气诱惑着每个人的味觉。
          夹了一筷子冒热气的嫩牛肉入嘴,吃货卢青青赶紧端起手边的冰镇柠檬汁。
          “烈日下吃火锅,是一种疯狂的挑战,但很过瘾。”卢青青笑着说,围坐在一起吃火锅的好友们,平时都是爱吃的主,在吃货面前,没有可以阻挡的理由。
          想让你的胃在美食堆里过瘾吗?快来食品展交会现场疯狂嗨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