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干部人才援疆为霍城“锦上添花”

07.12.2016  23:06
  11月25日,霍城县江苏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内一科主任李新国正在忙着为医院即将开展的一例心血管介入手术做各项准备工作,该手术的实施,将填补霍城县江苏医院的一项空白。

  “以前医院做不了心血管方面的手术,很多本地患者需要转到外地大医院去治疗。”李新国说,今年,在江阴市对口支援霍城工作组的协调支持下,医院派出由李新国带领的心血管介入性诊疗团队六名成员去江阴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科进修培训,全面掌握了相关设备的操作方法,并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为医院开展此类手术奠定了基础。

  通过九个月的学习,李新国观摩了700台手术,共参与完成了300台手术,单独完成PTCA手术65台。现在,他已经可以独立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及冠脉单纯A型病变支架植入等手术。

  “培训比较成功,医院下个月就可以开展这方面的手术了。”霍城县江苏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钱大雁说,这项手术的开展,将为及时抢救心血管方面的病人赢得时间。

  江阴援霍工作组不断创新举措,采取“组团式”柔性引才、“滴灌式”对口培训、“本土化”技能培训、“梯次化”人才甄别等方式方法,为霍城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用人才。

  李新国带领的心血管介入性诊疗团队就是“滴灌式”对口培训的典型,而李新国本人是“梯次化”人才甄别的代表人物。

  在突出“组团式”柔性引才、创新帮带提升工程中,“无锡·江阴班”在霍城县江苏中学的成立无疑是江阴援霍工作组的又一创新做法。

  2014年,江阴援霍工作组在教育援疆方面提出“集中攻坚,示范引领”的新思路,以一个班级为突破口,汇聚优势教师资源,冠以“无锡·江阴班”之名,尽快使江苏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在当地落地生根,这种创新做法得到了霍城县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三年来,江阴援疆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兴趣激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以学校青蓝工程为平台,每位援疆教师至少带一名当地青年教师,充分发挥援疆教师“传、帮、带”作用。

  在江阴援霍工作组关心支持下,霍城县江苏中学去年派遣10名优秀学生赴无锡、江阴学习一年。今年,又派出15名优秀学生赴江苏学习,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内地先进的教学理念。

  “在今年的高考中,‘无锡·江阴班’49名学生一本上线率达到100%。”援疆教师、霍城县江苏中学副校长赵仲彤说,通过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突出“梯次化”人才的甄别、选拔,江阴援霍工作组还与霍城县委组织部联合制定了《霍城县“123人才”实施意见》,每三年选拔命名表彰10名领军人才、20名拔尖人才、30名青年人才,并利用援疆资金给予10000元至30000元的津贴奖励,今年4月,命名表彰了56名示范引领好、帮带效果好、工作成效好的“123人才”。

  “通过选拔优秀人才,他们干事创业的劲头比以前提高了,示范引领作用也更明显了。”霍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马忠洪介绍说,三年来,这56名优秀人才共打造了77个示范点、发表论文56篇,帮带徒弟276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霍城县卓远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骨干买丽艳·热合曼是江阴市人才援疆项目“本土化”技能培训中万众创业工程的受益者之一。

  “我现在不仅学会了服装裁剪、设计,还学了很多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19岁的买丽艳是惠远镇央布拉克村的一位农民,非常喜爱服饰制作。

  去年,买丽艳参加完霍城县的技能培训班后,被派到江苏省晨风集团公司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习,晨风公司的师傅除了手把手教她服装裁剪和设计方面的技能外,还教她如何管理班组。

  买丽艳回来后,成为公司的带班长和技术骨干。“我现在一边积攒资金,一边积累些管理经验,到时候自己创业。”买丽艳说,五年之内,她要回村里创办一家服装企业,让周边的姐妹们到厂里工作。

  三年来,江阴援霍工作组共投入援疆资金1800万元,实施干部人才培训项目120个,对口挂职100余人,柔性引才150人;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000人次,就业技能培训1000人;赴无锡江阴对口培训项目50个、培训人员1200人;培训基层党员干部10000余人次,为霍城县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有用人才。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