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各区县建立环保长效机制 水磨沟区:9项措施助力打造宜居城区
水磨沟公园内的水磨河二期改造工程完成后的景观。(记者 刘志龙摄)
(记者 史漓莎)环境保护责任重于泰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责任是根本,建立健全制度是核心。
9月6日,水磨沟区副区长冯雷说,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放在突出位置,落实这一理念,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长效机制和一个明确的路线图作保障。
针对辖区存在的问题,水磨沟区以环保督察为契机,下狠劲、出重拳,以坚决的态度、严格的制度、有力的措施开展自查整改,通过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大气污染治理、加强生态建设、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等9项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力求“山中有绿、城中有园、园中有水”,打造绿色宜居城区,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生态立区 持续做好“山水文章”
水磨沟区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理念,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持续做好“山水文章”,着力推进生态建设。
近年来,水磨沟区投入近5亿元,全力实施了一系列增绿工程,城区绿地水平和城区景观得到提升。截至目前,建成区面积约3.8万亩,建成区绿地率达46.0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8.9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平方米,各项绿化主要指标位居乌鲁木齐前列。
全区已建成公园绿地5个,街旁游园绿地69个,国家级公益林1个,道路防护绿地84条,防护林绿地(荒山绿化)
34处。基本形成了单位庭院绿化为“点”,道路绿化为“线”,公园提升为“面”,防护绿地为“片”,城区外围绿化为“环”的城区绿化网络体系。
水磨沟区林业园林管理局局长马冬说:“无论是荒山绿化,还是城区内的街头绿化,辖区的基础绿化已具备良好条件,下一步我们将在荒山绿化树种改良、公共绿地增加设施等方面下功夫,提升绿化品质。”
谈及水磨沟区,不得不说水磨河,作为乌鲁木齐唯一一条常年不竭的河流,水磨河的治理备受关注。
2012年开始实施水磨河千米景观一期、二期改造工程,目前正在实施三期改造工程,基本实现了水磨河源头段“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图景。
5年来,水磨沟区累计投入1.15亿元,对行政区域内的水磨河按照城市景观河道、清水河道的标准进行了分期分段治理,根据河道周边用地情况在河道沿岸建设休闲广场、生态园路、园林小品等设施供市民休闲娱乐。
“今年水磨河三期改造工程将完工,四期的前期征收工作也在进行中,水磨河全长27公里,水磨沟区段16公里,水磨河生态廊道的格局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我们将逐年推进河道建设,使其成为乌鲁木齐独具特色的生态廊道。”马冬说。
水磨沟区还将投入3.3亿元改善会展片区生态环境,实施会展片区引水工程,打造滨河景观带,全部改造工程计划2020年底前完工。
创新机制 快速督办高效整治
加大环保力度,促进城区环境卫生改善,要有好的制度,更要有完善的指令、信息、反馈机制,确保发现问题及时督办解决。
运用城市12319平台机制监督,2016年开始,水磨沟区利用微信平台,建立即时反馈机制,将多个市区两级责任单位和区县主要负责人都纳入管理群,针对城建、市政市容、环保、创卫等重点工作进行分类管理。辖区还投入16.8万元购置专用对讲机,结合微信平台,对城区内环境卫生问题,及时发现、整改落实。
“依靠12319平台投诉反馈处置问题需要一定的程序,办理至少在1天以上。而专项工作的微信群处置问题优点在于立查立改,责任单位迅速认领并处置,短则2小时、长则24小时内必有回应,责任到人,简化程序,大大提升了办理效率。”水磨沟区城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任建明说。
“今后,我们还将加大管理力度,强化责任担当,坚持落实各项机制,推进水磨沟区生态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冯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