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经济报: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发现荒漠植物适应干旱的水分收集和运输新模式 齿肋赤藓“喝水”居然可以不用根

24.06.2016  04:01

本报讯 (记者张丽霞通讯员蒋慧萍)提到植物吸水,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们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再向上传输到茎、叶。然而,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张元明研究员团队与美国杨百翰大学、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荒漠中有一种叫作齿肋赤藓的苔藓植物却反其道而行之,进化出一套“由上至下”吸收水分的新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齿肋赤藓吸收水分不靠根,靠的是叶片顶端一种叫作“芒尖”的特殊生理结构。正是“芒尖”从空气中高效收集、利用水分,并把水分运输给叶片,齿肋赤藓才能适应干旱的环境,才能在荒漠生态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成为维护荒漠、稳定荒漠不可或缺的成员。
      记者从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了解到,这一研究成果6月6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植物》杂志上。Science(《科学》)杂志对这一成果评述道:科学家首次精细观测到齿肋赤藓如何通过叶片芒尖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也许某一天工程师可以从齿肋赤藓身上寻找到灵感,在干旱区设计出更优化的水分收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