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水下考古经验 摸清历史文物家底
1月21日至22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6年年会在位于奥北科技园的水下中心新址召开。会议总结了2015年水下考古工作,讨论了2016年水下考古工作计划,并就水下考古工作规范进行了专题研究。
回顾2015:成果丰硕 亮点纷呈
2015年是“值得回味的一年”,致远舰项目入评“六大发现”、“南海一号”精彩纷呈、西沙水下考古顺利实施、水下考古培训班圆满成功、签署中法合作协议、数据库及图书档案建设、学术建设有序展开……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姜波代表中心介绍了2015年水下考古工作及相关研究成果。
据介绍,水下中心去年共开展水下考古项目27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沿海项目12项、内水项目4项,海防调查2项、海岛遗址调查3项、海港遗址调查3项,以及水下培训项目1项。其中不乏频频进入公众视野的一些亮点项目。
“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无疑是2015年最引人瞩目的水下考古项目,领队周春水介绍了该项目的发现情况。磁力数据、舰体结构、武器装备、“致远”制式餐盘以及海图资料等证据,将“丹东一号”沉舰的身份确定为“致远舰”。回顾2015年的工作收获,周春水总结为“积累了大型近代沉舰的水下考古调查经验,运用了含磁力仪的多种物探技术,同时也是战争档案资料收集与运用的实例。”
保存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的“南海一号”沉船,自2007年12月整体打捞至今,其发掘工作也牵动着公众的心。据领队孙键介绍,随着上表面淤泥清理的完成,2015年考古发掘的工作重点进入分离提取舱内凝结物和船货的阶段。发掘过程中,根据发掘水平面的变化,考古队对“水晶宫”内的水位进行控制,把正在发掘的层位控制在水位逐渐降低的状态,保持遗址湿度、温度的可控;未发据区船体和船载的文物始终处于水位线下。为了较少保存环境剧烈变化对文物的不良影响,还要同时进行喷淋保湿作业。通过发掘,对船体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发现了陶瓷器、铁器、铜器、金银器、动植物残骸等种类庞杂的出水文物。
西沙群岛水下考古调查与发掘领队邓启江介绍了2015年度“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调查、甘泉岛遗址陆地考古调查、永乐环礁礁盘外海域物理探测调查等工作。经过水下考古调查,“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发现以石质类文物为主,还有少量青花和白釉瓷器碎片的堆积情况,但是船体本身尚未找到。根据出水瓷片和石质类文物特征分析,该沉船遗址的时代为清代晚期,为一艘专门运输石质类文物的远洋运输船。
位于上海崇明县横沙岛横沙浅滩的“长江口一号”沉船遗址,经过物探调查和潜水探摸,已基本确认造船用材、形制结构、规模尺寸、保存状况等基本情况,并摸清了船载文物的主要种类和分布情况,对沉船的年代和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领队翟洋介绍,从船型、结构特点和船货分析,该沉船为20世纪上半叶的军舰,军舰上装载有螺旋桨等飞机零部件。船货主要集中在前舱第二层舱室内,目前仅提取小部分。而沉船国籍、船标、严重破损以及沉没原因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调查。
考古队员在广西北部湾海域进行的水下考古调查,发现包括珍珠湾海域沉船疑点在内的若干沉船疑点,以及怪石滩水下遗存等。怪石滩水下遗存发现了丰富的唐代至清代的遗物。从出水瓷器产地而言,多从外地包括景德镇、龙泉、闽南等地而来,这些贸易陶瓷反映出当时的海外贸易情况。领队孟原召介绍,今后将扩大调查区域范围,多角度、深入调查,并充分发挥其地域优势,将其纳入到海上丝绸之路综合研究中。
展望2016:顺势而为 乘势而上
“随着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及‘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我国的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获得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柴晓明如是说。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关键一年,如何计划与安排水下考古工作也成为此次会议的重点讨论内容。
会上公布了《2016年水下考古项目计划(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包括南海水下文化遗产执法巡查、“南海一号”发掘与好糊、致远舰(“丹东一号”)调查在内的重点项目,以及珠江口-上下川岛水下文化遗产调查、辽宁绥中水下考古调查、广东南澳海域水下考古调查等沿海项目,广东西樵山水下洞窟遗址调查、丹江口库区水下考古调查、山东东平湖水下考古调查等内水项目。此外,还有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调查、白鹤梁题刻水下复查等项目。
来自沿海和内水水下文化遗产丰富的各省代表也就2016年的项目计划、时间安排和人员调配等情况进行了广泛交流。水下考古项目领队还就文化遗产数据库项目、水下考古项目规范化管理、水下考古项目档案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座谈。
正如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所言,要高度重视和认识水下考古的特殊性、敏感性和迫切性;抓住国家战略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加强队伍建设和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作用,加强全局意识;突出工作重点;加快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科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加强水下考古工作的宣传和普及等。
曾担任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说,如果这些年水下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短板”,那么在“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将这个“短板”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