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丹青绘民生,春雨润物细无声——新疆2014民生扫描
2014年12月22日至23日,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宣布,2015年要继续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实施第六个民生建设年,调整优化民生项目布局,把重点放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真切的小项目小工程上,切实改善民生。
会议提出,要继续坚持就业第一,把促进就业作为第一责任和第一目标,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加大短平快项目支持力度。同时,坚持教育优先,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保障,深入抓好扶贫开发。
2014年,已是新疆第五个“民生建设年”。
从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连续五年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民生建设进入“高速奔跑期”。
2011年至今,自治区实施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由2011年的22类80项,增加到2012年的25类90项、2013年的25类100项,2014年则达到25类150项。
2014年,新疆投入600多亿元,实施25类150项重点民生工程,各项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城镇新增就业创出近几年新高,扶贫对象减少30多万人。
在全国各省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中,新疆、青海、贵州、江西、辽宁、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安徽、陕西、吉林等12个省市区的增幅超过了全国水平,其中新疆增幅最高,达到10.5%。2014年,居民收入的增幅跑赢了CPI、跑赢了GDP。是新疆民生建设飞速发展的又一明证。
稳定物价暖民心
“买菜、买肉,比去年便宜了。”66岁的乌鲁木齐市民赵亚军,的记账本上,今年11月比去年11月少花了23.5元。
他的账本里,家里每周买一次肉,去年羊肉折合61元/公斤,今年羊肉折合52元/公斤。
居民的家庭小账本反映了物价涨幅的大方向。刚刚过去的11月份,新疆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同比上涨1.0%,涨幅比去年同期缩小2.4个百分点。至此,1~11月新疆CPI累计上涨2.2%,低于年初预定的3.0%的物价控制目标。
居民的家庭小账本折射了自治区党委的民生大情怀。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新疆经济保持和巩固了上行比全国快、下行比全国慢的局面。
2014年,自治区和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粮、油、肉、蛋、奶、菜的投放和监管力度。尤其是对农牧业的补贴政策,激发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稳控物价奠定了基础。
在生产领域,2014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安排粮食直补资金11.14亿元、农资综直补资金18.96亿元,粮食直补资金8.82亿元,实施肉羊肉牛生产发展奖补政策,落实补助资金1.48亿元、中央预算补贴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资金1.2亿元以及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4.1亿元。
在流通环节,自治区继续实施“惠农利民”蔬菜运输补贴计划,财政安排3000万元蔬菜运费补贴资金。
自治区商务厅的数据显示,今年全疆增加直销点200家,目前全疆的便民蔬菜直销点已达1600家,对拉回菜价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