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前一天,56岁的他和老伴刚从新疆坐了30多个小时的火车赶到北京,为的就是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9年前,我送儿子来学校,哭得厉害,舍不得他;今天,又来到学校,我很高兴,孩子在这儿学得好!”阿不都热合曼激动地大声说。
26岁的阿不力米提是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语系2013级硕士毕业生。父亲阿不都热合曼是乌鲁木齐的一名普通电焊工,多年来勤恳工作,供养一家5口的生活。2007年,阿不力米提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毕业后,他又加入团中央研究生支教团,志愿去内蒙古支教一年,此后继续回校攻读硕士,专业方向为现代维吾尔语。
在中央民族大学多年的学习生活,让阿不力米提收获颇丰。尤其是到内蒙古阿拉善盟的支教生活更是让他感触良深。作为当地中学唯一的维族支教大学生,他给40多名初二学生教物理,还融入当地百姓,为他们介绍新疆的风土人情。
“大学让我懂得,责任感很重要,不管是对自己、他人,还是对国家和民族。同时,也要懂得感恩。”阿不力米提说,从本科到研究生,他都享受了学校免除学费的优惠政策,“有这样的机会进入名校,还能得到这么好的待遇,一定要感恩和回馈。”
今年7月,阿不力米提选择返回家乡乌鲁木齐,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部门工作。谈到入职的期待,这个维族小伙子说:“希望有机会多到新疆基层锻炼,运用我在大学学到的知识,为家乡老百姓多做一些实际的工作。”
另一名博士毕业生黎平是黎族,来自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他对即将离别的母校也有着难舍的情感。毕业典礼上,他拿到了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的荣誉证书。
2005年,从未离开家乡的黎平,通过不懈努力从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的一个小村庄考入中央民大,之后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直至今天。
攻读硕博期间,黎平最感兴趣、做得最多的,就是黎族及南方少数民族的药用、食用植物方面的研究。“黎族没有文字,只有语言,很多好的传统药用植物知识,随着老一辈人过世慢慢消失,这非常可惜。”为此,每年假期,他都会回家乡调研,收集传统药用植物的信息。
再过不久,黎平就要到南方的一所大学去当老师。他说,在新的岗位上将继续从事民族植物学、生态及与农业相关的研究。
“‘饮水思源’,踏入社会,我们更应该用行动去感恩,用知识去服务社会、建设家乡。”黎平希望自己将来在民族地区研究药用植物的同时,还能进行栽培技术、农业新品种的推广,“以先进技术提高农业产量,让乡亲们获得丰收,得到实惠。”
记者从中央民大了解到,近年来,到民族地区就业的毕业生逐渐增多,其中不乏许多优秀毕业生。截至目前,该校今年毕业生中已有约350人选择去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西部地区施展才干、回报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