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故事:新疆塔城市34个人组成一个家

15.06.2015  17:46
  新疆塔城市二工镇卫生院地处园艺村,一个不起眼的院落,淹没在村里层差不齐的平房中间,不仔细看就走过站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院落,6个民族的34名医护人员,用兄弟姐妹情,谱写着民族团结的乐章。

   我们是一家人

  在卫生院,拉扎提算是一位新人。2011年从新疆医科大学影像专业毕业,2012年通过公开招录来到这里工作。

  拉扎提说:“起初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上班,心里还挺担心的。来了之后才发现,同事都很热情,也很关照我,不到一星期就和大家熟悉了,挺好的。

  那姑努尔是卫生院的老职工,已经工作了20多年。丈夫从小得了癫痫病,自己的母亲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常年药物不断,女儿今年上大三,全家的生活就靠她一人的工资勉强维持生活。

  多年来,她母亲住院缺钱,卫生院的同事一起献爱心捐款;女儿上大学学费不够,都是大家凑份子帮她渡过难关。

  卫生院院长李希斌说:“不管谁家有困难大家都一起上,一个也不少,一个也不落。这是我们卫生院的传统。

   帮助我们的兄弟姐妹

  杨秀苓是二工镇左公祠村的村民,今年85岁。老伴儿几年前患癌症去世,儿子因破伤风不治身亡,孙子5年前意外身亡。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就只剩下孤苦伶仃的老人。

  2012年,李希斌在住村时发现了这一情况,第一时间召开职工大会,通报了杨秀苓老人的现状。

  会上,大家一致同意尽其所能帮助杨秀苓,通过爱心捐款、筹集帮扶资金,为老人实实在在解决困难。

  于是,每个月全院的工作例会多了一项内容,那就是为杨秀苓捐款,或是确定日期上门为老太太体检,或是为老太太打扫卫生。这样的例会一直持续至今。

  努尔卡曼尔在二工镇卫生院工作了30多年。提起左公祠村的杨秀苓老人,她和其他同事一样都如数家珍——哪天去的,和哪些同事去的,为老人干了些什么活等。

  努尔卡曼尔说:“我从小就觉得各民族之间没什么不一样,我们一起玩,一起上学,一起工作,又生活在同一个地方。我们早就把杨秀苓老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了。

  二工镇的乌宗阿尕什村、齐巴拉尕什村和哈拉苏村是3个少数民族聚居村。

  每年,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都要“送医、送药、送学、送温暖”到村上,为村民免费体检,宣传医保的惠民政策,看望慰问孤寡老人。

  有首歌曲唱得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二工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们,用他们的点滴善举,唱响了民族团结之歌,演绎着民族团结之情。